1 / 4
文档名称:

《苏州园林》.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州园林》.docx

上传人:fy3986758 2019/7/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州园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州园林》教学设计龙洞中学曹湘源一、教学目标1、学****文章布局谋篇、段落展开的方法,赏析语言特色。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3、领会语文和语言的魅力。二、教学重难点文章布局谋篇和段落展开方法的学****把握和运用。教学设计导入复****提问: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什么特征?总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追问:哪一段是文章的总领段落?(明确:第2段)读一读,看布局谋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第2段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一个段落,在全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试关注各段的中心句或者内容,思考各段与第二段之间的关系。师生互动,明确学生明确后可能回答【第2段作为总领段落,与3-9段是一个总分关系。】师追问:能不能具体说说是怎样一个总分关系呢?【第2段总写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3-9段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这一特征。】【第2段的四个“讲究”与3-6段一一对应,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继续追问:第2段是不是只与3-6段照应了呢?后面段落的内容有没有与第2段呼应呢?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明确:3-9段在内容上都与第2段相呼应。】这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呢?3-6段的顺序又能否调换呢?说说理由。【都不能调换。四个“讲究”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安排的,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先主后次。而3-6段是与四个“讲究”一一对应的。】(5)齐读第2段。小结:通过这一环节,我们学会了布局谋篇的什么方法呢?【写文章要有能挑大梁的语段,这样文章就有了脊梁。而文章的段落与内容要不断的与中心相呼应。】比一比,探段落展开。请同学们默读第3段和第5段,找出这两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交流后明确:(1)【相同点:内容都提到了“图画美”,回应了“完美的图画”;都有总领全段的中心句;段尾都有代表作者观点与想法的议论性的总括的句子。】【不同点:中心句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每段使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不一样。段尾总括句的落点不同。】(2)你从对比中学到了什么?【段落的展开应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避免行文的重复。】3、继续比读第4段和第6段(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讨论),找出相同与不同。(1)学生比读后发现【相同点——中心句都是第一句。段落的结构方式都是总分式。】【不同点——着墨不同。第4段写得及其详细,作者列举了具体的例子逐一说明假山和池沼独特的艺术美。第6段着笔相对就很粗略了。】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区别对待呢?【主要部分详写,次要部分略写,做到主次分明。】小结:这一环节我们又向叶老学了那一招写作本领呢?【段落展开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四)换一换,赏语言特色。1、课件出示一段改写的文字。(1)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再读读课文原文,找出不同之处。(2)比较,咀嚼两段文字,结合相关词语说说哪段文字更好,为什么?【改后的文字: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不仅是)技术。有的(或者)是重峦叠嶂,有的(或者)是几座小山栽种着竹子花木,全在于(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活阅历很丰富(生平多阅历),胸怀中有着无数山水美景的存在并且深知中间的趣味(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记(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自己是真的在爬山(身在山间)。】学生回答,老师加以引导后明确:【“不仅”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精准,如果去掉“仅”字,表达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