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端午节美术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4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端午节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mkjafow 2019/7/2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端午节美术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端午节美术教案篇一:美术教案第5课端午节八年级美术学科导学案篇二:美术《做香囊,迎端午》教学设计大洋中心小学校本教研材料篇三:三年级美术下册12、端午节教案 12、端午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并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俗中增长历史知识。教学重点:学社自己动手做“龙舟”、“粽子”。教学难点:学生合理利用废旧物。教学方法:讨论、练****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俗基本相同。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板书课题。二、授课 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俗吗?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 2、读儿歌“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师示范 1)将纸杯剪开;2)用胶水粘好;3)用吸管做船桨;4)做龙头和小人。 4、学生讨论,尝试做。 5、示范做粽子 1)把纸裁成长方形;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6、小组制作 1)选择合适的废旧挂历、包装纸、彩色丝线或毛线,做个纸粽香囊。 2)用纸杯和吸管来做一只“龙舟”。 7、老师指导点评作业 8、展示作品填写意见卡,填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人对作品的建议。 9、分组进行扎粽子或划龙舟比赛。学生集体评选出最佳选手。三、小结:纸粽可作为礼物过节时送给亲朋好友,龙舟可以用来进行一次同学之间的友谊赛。第二课时:描绘划龙舟的场景 1、龙舟上人物角色、动态:旗手、舵手、划桨手、鼓手,动作各不相同。 2、场景热闹欢快,色彩鲜艳丰富。 3、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巡视。 4、作业展评。 5、小结:有学生自己谈谈收获。板书设计:12、端午节 1、老师示范作龙舟: 1)将纸杯剪开;2)用胶水粘好;3)用吸管做船桨;4)做龙头和小人。 2、示范做粽子: 1)把纸裁成长方形;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教学反思: 篇四:端午节民俗文化教案感知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目标: 1、介绍端午节溯源,让学生认识到端午节最初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为寻求保护而进行的盛大的对龙图腾的崇拜。从端午节代代相传的传承性,使学生认识到龙的图腾、龙的文化已深深的注入到了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了。 2、学****和了解与端午节的有关传统民俗文化。让学生在学****交流、感悟中认识到:端午节不仅与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对龙的图腾的崇拜,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和健康生活的追求。 3、组织学生搜集端午节相关资料,采集艾蒿实物,讲述自己所知所闻的端午****俗,以及参加包粽子活动等行为,锻炼学生搜集加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端午节的赛龙舟、插艾蒿、吃粽子等活动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节日,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节日了,从深层次看,它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成为联系中华民族的纽带。活动内容和步骤: 端午节的溯源(一)端午节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关系师:今天我们活动课的主题是感知端午节民俗文化。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首在大江南北传唱的民谣,请大家齐声朗读。(大屏幕出示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片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师: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俗? 生:回答。师:这个节日还有哪些别称? 生:这个端午节其实有很多名称,又被称为端阳节、重五节、天长节等。师:这个节日是在什么时间? 生:回答。师:具体的日子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师: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这三大传统节日都带有明显的农业文化特色,节日本身就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预祝丰收——?——庆祝丰收(大屏幕出示) 师:你猜测一下:处在春节和中秋节之间的端午节又有何涵义呢? 生:回答。师:人们最希望的是什么? 生:回答。师:这时人们希望风调雨顺,使粮食有个好收成。所以端午节就是人们企盼风调雨顺、企盼丰收的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预祝丰收——企昐丰收——庆祝丰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