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江苏泰州1.6亿元环境公益诉讼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泰州1.6亿元环境公益诉讼案.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7/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泰州1.6亿元环境公益诉讼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是全国环境公益诉讼中赔付额最高的案件,注定将载入环境公益诉讼史册,成为里程碑式的破局之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的坐镇关心、地方检察院的鼎力支持、政府部门的不干预,是其标本意义之所在。本刊记者/李云虹2015年1月18日,中国影响性诉讼评选十周年论坛暨《中国法律评论》创刊一周年纪念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在这次评选中,备受瞩目的江苏泰州环境公益诉讼案成功入选2014年十大影响性诉讼。2014年12月31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作为肇事者的6家企业被判令民事赔偿环境修复费用,。这起全国环境公益诉讼赔付额最高的案件注定将载入环境公益诉讼史册,成为里程碑式的破局之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的坐镇关心、地方检察院的鼎力支持、政府部门的不干预,书写了此案成为“样板”案例的基调。从谈判到诉讼这是发生在江苏泰州的一起普通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案件。2012年12月,江苏省泰兴市(泰州市下辖的县级市)6家企业将废酸委托给没有处理资质的公司和个人进行处理。这些公司和个人采用直接排放和船舶偷排等方式,将废酸倒入当地河流中。在一年的时间内,共倾倒了2万吨废酸。后经民众举报、媒体曝光、泰兴市环保局蹲点调查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2014年8月,江苏省泰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14名被告人因犯环境污染罪分别被判处2~5年有期徒刑,并处16万元~41万元不等的罚金。同时,6家化工企业也被追究民事赔偿责任。一审判决的背后,凝聚着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努力。据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学东介绍,在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之初,该检察院就开始介入此案,共办了三件事:一是监督江苏省泰兴市公安机关办案;二是调查该案中是否存在渎职行为,最终,有两名人员被追责判刑;三是除追究14名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外,还追究了6家企业的民事赔偿责任。在办理该案时,需要对污染进行司法鉴定。鉴定机构最终确定这些倾倒的废酸如果正常处理的话,需要3660余万元。“我们想按照3660万元的标准与企业谈,既然是谈判必然要打折,结果是多少就难说了。”江苏省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童宁回忆说。当时,他们觉得执法机关和司法监督机关去跟企业讨价还价很“掉价”。“搞不好反而被动,再说谈判的法律效力如何,结果怎么去执行,我们心里也没有底。”童宁说。在反复考虑之后,他们决定不谈了,直接上法庭。。2014年2月,江苏省泰州市环保局专门成立了泰州市环保联合会,由后者提起公益诉讼,,用于水环境修复。“专设这样一个组织,是为以后环境公益诉讼建立顺畅的机制。而且,赔偿金将来打到谁的账上,法院、检察院、环保局都不合适。所以,当时我们还计划成立环保基金,赔偿金的使用则由司法机关共同监督。”副检察长陈学东说。因为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所以,对该案的损害鉴定、环境修复评估、赔偿金额的测算等问题,相关部门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依据环保部《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附件《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测方法》来计算。该意见提出了“虚拟治理成本法”,并根据受污染影响区域的环境功能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