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梅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大小:302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梅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2112770869 2019/7/4 文件大小:3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梅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梅州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梅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时期。梅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为“十二五”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路。近几年来,我市一直努力探索从“四个梅州”到“绿色崛起”的科学发展新路,坚持以开放梅州为先导,更新解放全市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梅州山区逐步走向开放开明;以工业梅州为核心,工业经济搭上“末班车”,进入“快车道”;以生态梅州为基础,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在巩固中得到提高;以文化梅州为动力,“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形象得到彰显提升,全面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使梅州经济社会转入到科学发展轨道。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提出了“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的战略构想,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路基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按可比价计算,下同),超额完成“十一五”预期年均增长10%的目标;,年均递增11%,超额完成“十一五”%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成功克服煤炭行业退出、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严重自然灾害等的不利影响,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继续稳步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22万公顷,粮食总产稳定在120万吨/年左右,全市八大主导产品基地规模达到300万亩,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21家,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双转移”成效渐显,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生态园区、工业新城”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园区首期开发基本完成,首批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企业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使用。工业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支柱产业作用更加突出,2010年电力、建材、烟草、矿业、电子信息、,%。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22万吨,关停落后钢铁产能356万吨,关停梅县发电厂小火电机组四台,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7%。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其中旅游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均比2005年翻一番,旅游业成为梅州经济的重要支柱。――宜居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城乡交通明显改善,抓住梅州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的机遇,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和改造国省道、县乡公路。先后开通梅揭、梅河、天汕(梅州段)、兴畲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9公里,改造国、省道392公里,新开县乡道路606公里,市到县基本实现“1小时交通圈”,县到镇通三级以上公路,镇通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均居全省山区市前列。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网络整体实力明显提高,信息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江南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江北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开始启动,城区管道天然气铺设加快推进,梅城内涝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城市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城区绿化、净化、亮化水平大幅提升。东山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