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地方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doc

格式:doc   大小:9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方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7/5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方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方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论文地方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而且,明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也意味着,明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供给侧改革”都将成为经济工作十分重要的抓手,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那么,作为地方政府,应在“供给侧改革”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将如何实施地方的“供给侧改革”呢?地方政府对“供给侧改革”的认识以及提出的措施和办法,将是衡量“供给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经济新常态标志之一若干年前,中国就有学者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必须从供给侧入手,改革长期以来由于粗放发展、规模扩张、盲目投资留下的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偏低等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受经济增长惯性影响,特别是对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缺乏有效的预测和判断,因此,从政策层面来看,更多的还是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扩大投资、扩大需求方面。虽然在特定时期内,刺激投资和需求的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作用非常有限。特别是那么多的定向稳增长政策出台以后,经济稳定的效果仍然很不理想,经济仍处于下行状态。所以,迫使决策层不得不对现行政策进行反思,从而开始从供给侧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新的改革目标和要求。教育、医疗、环保等,而要解决这些短板,不仅投入巨大,而且阻力很多。如何突破,需要严肃对待、认真落实。地方是改革主导力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提出了改革的重点。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落实。在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各项任务中,地方政府是主导力量。如果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要想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难度是相当大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首先,地方政府要对“供给侧改革”有充分认识。这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做出的战略调整和战术安排。“供给侧改革”也不是中央或某一地区的事,而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的事。“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也不仅仅是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等单项问题,而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是否协调与平衡的问题。所以,地方政府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自觉投入到“供给侧改革”中去,拿出改革的具体办法与措施。其二,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有牺牲精神。由于“供给侧改革”重点解决的是存量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选择问题。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政绩、就业、财政收入增长等产生不利影响,如关闭“僵尸企业”、清理高能耗企业等。更重要的,还需要地方政府放弃一些自身利益,如“土地财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地方政府不积极配合,不具有一点牺牲精神和大局意识,就极有可能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阻力,且这种阻力会与企业紧紧地搅在一起。再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主体作用。虽然说政府是“供给侧改革”的主导力量,但决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主体是企业,是市场。政府只能通过营造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改革条件,并在市场的无形之手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用有形之手来发挥作用。应当说,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来看,多数都是能够通过市场和企业来解决的。前提是,政府不能再乱作为。如去库存问题,切不要再为了“土地财政”,再盲目地增加库存。又如去产能,在很多行业已经产能严重过剩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