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班额的小班化教学尝试——大班额下实施分组学习的研究-英语论文大班额的小班化教学尝试——大班额下实施分组学习的研究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李鸿珏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城镇初中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给课程改革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代教师应当积极探讨、研究大班额实情下的小组合作型教学,通过大班小班化的分组教学,力求人人有新知、有收获,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正能量在大班额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以达到学生整体性学业水平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关键词 :大班额;小班化;分组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58-01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高效课堂下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课题批准号【2012】GSZ70)的研究成果。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最佳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最优师资力量的配制也越来越倾向于城镇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向,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这样一来,农村学生,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学生也能跟大城市里的学生一样接受同等程度的良好教育了。然则,城镇学校的办学条件再好也是有限的,学生过于密集,导致了大班额现象在城镇学校普遍存在,班级人数越来越大,少则六七十人,多则八九十人,大班额已成为师生乃至家长共同的一块心病。班大人多,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和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弊端:教师负担过重,师生不能充分交流和沟通,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机率”低了,练习的“参与率”小了。教学“关照度”下降了,评判作业的“时效性”也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然而,作为教师,若再不研究大班额情况下的教学方法,改进教育教学策略,那么就只能每天埋头于“备、教、辅、改、考”中,成为“改作业的机器人”,根本再无力顾及其它,更不要说提高教学质量了。问题是如何在大班额的实际情况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答案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笔者认为,“小组建设”的“大班小班化”建设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一、科学、合理的学生异质分组是班级小组建设的大前提笔者所带班级的总人数为66人,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率,笔者打破传统的以排为单位的分组形式,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采取科学、合理的就近异质分组的方式,以3排2座(或2排3座)六人为一个小组,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组“暂时”确定一名小组长,临时负责组织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对成员发言进行评议、质疑、讨论、补充,对每个成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将小组学习情况向老师反馈。对教师来说,要合理、有效地把大班分成若干个真实可行的学习小组并非一件易事,教师要狠下一番功夫:分组前要精心考虑,摸透每一个学生的资质、能力、性格特征、个人兴趣爱好等,当然,对于有些特殊的学生还可以采取自愿择组的原则。分组不要盲目地去随意搭配,也不要犯一刀切或者一言堂的错误,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二、组长轮换是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当一个六七十个人的大班被分解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后,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发展,全组人人就要做好“组长准备”,人人都有尝试主持小组学习活动的机会。这样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