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7/7 文件大小:1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姓名:学号:201511540915班级:2015级9班专业:野保摘要:如何客观地确定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优先性,为自然保护区的晋级和确定管理类型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已有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对比、专家咨询、评价指标量化处理,提出了量化评价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方法。此评价方法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等量化模型。同时我们应用此方法对华北暖温带区域的39个自然保护区和东北温带区域的67个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位于华北暖温带区域的河北南大港湿地和辽河源及北京雾灵山,以及位于东北温带区域的黑龙江镜泊湖、大佳河和翠北湿地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较高,可推荐优先晋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保护区之间物种及各类群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差异,确定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序列。此外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在不同自然保护地理区和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别。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和重要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近些年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截至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以期遏制区域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丧失的态势。如何评价这些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保护优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通过样方数据评估物种多样性的指数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保护价值,包括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但是这些指数在较大尺度的研究中却难以应用。而且多样性并不能作为评价保护价值的唯一标准,特有性、分类独特性以及生境代表性等均应该成为评价内容。“国际重要湿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评估中均就区域保护优先性和保护价值的评价指标和要求等进行了描述。欧盟通过生境保护指令(要求按照区域内物种的稀有性、地理分布特征等确定其保护重要性,作为保护区选址的参考。在我国,李文华和赵献英(1984)首次提出从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脆弱性等9个方面评价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并以此确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级。郑允文等(1994)参考其指标内容,提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的评价方法,并对自然性、多样性和脆弱性等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而后研究人员基于此方法对我国不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评价等开展了相关研究(宋秀杰和赵彤润,1997;张峥等,2000;栾晓峰等,2002;戚继忠和张吉春,200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晋级评审中,采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也应用了相似的评价指标,并增加了相应的管理指标。科研人员对保护区保护价值的评价内容和等级划分等进行了很多探讨和实践,但多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主要从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濒危性、特有性和独特性等方面评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确定其保护优先性。近些年,人们提出了多种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分标准、数量化评估方法等,并对其进行了应用验证。但不同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对各个指标的量化赋值方式略有差异,且多依赖于定性描述和专家打分等。因此评价动机和专业背景等的差异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