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词.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词.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7/8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词古典文学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文俊沣(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摘要:苏轼是哲学家,是蜀学的代表,其哲学的原点在于情本论。他的诗词中不仅大部分含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更有一部分以表达哲理为主。大量的诗词中既表明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同时他又展现出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冲突。他常常在借助自然物的力量,彰显人生的真谛,从而进一步表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和谐。总之,苏轼以其荣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人生范式;他那非凡的文学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还有其幽默机智、和蔼可亲的形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关键词:苏轼诗词;自然物;人生哲理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2)05-0198-02苏轼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自然奔放、挥洒自如。诗中比喻生动新奇,用典稳妥浑成、对仗工整而不失活泼。他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将柔情词变成性情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甚至寄寓理性的思考,从而提高了词的品格境界和地位。他的作品是“以诗为词”的,与同时期“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是不同的,而是由景至情,再由情促理,理是词作情绪流程的自然终结。人类有生命,有意识,有思想,有智慧,那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呢?苏轼的诗词并在回答这个问题。在《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苏轼观察到: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作者采用写景纯用白描,清新淡雅,抒情别出心裁,富有哲理,体制虽小,却意味悠长。诗人从优美的山川景色着笔,即景抒情,富有哲理,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越人生苦难的乐观积极进取。不但情景交融、情理结合、浑然一体。词的下片苏轼由“溪水西流”生发感慨和议论。古人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东流不返,就像时间一去不回。人的青春年华也只有一次,可是苏轼笔下的“溪水”却无视自然的规律,径直向西流去。作者赋予溪水以人的意志,且受到深深地激励。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脱,也是一首乐观的呼唤着青春的人生之歌。表现其洒脱旷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千载之下,读来犹令人感奋。苏轼对自然物崇敬的心态随处可见。他常常把自然与人融为一体,使读者分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自然。他的诗词让人们看到了自然物的高贵,同时也意识到人类自身作为物种的平凡品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颠覆了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1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在苏轼的诗词中,人与自然之融合无所不在。作为人类亲密伙伴的花、鸟、鱼、竹等自然意象常出现在他的诗词中。在《惠崇》中,苏轼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的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其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在这首题画诗中既保留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写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了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情感和引人入胜的意境。诗中谈到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所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在“竹外桃花三两枝”的初春之时,为什么春江之暖,不是人先知道,而是鸭子先知道?因为鸭子长期生活在水中,直接接触江水,每天江水温度的变化,它都能够通过实践接触到。2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冲突苏轼笔下,自然物与人类并不总是和谐的,而是时常充满对立和冲突。在《题西林壁》中这样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五月,是公认描写庐山的佳篇杰作。诗中既无描写瑰丽的景色,也无抒发强烈的***感人。它之所能成为名篇,是因为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启人深思,耐人寻味,从而博得万口争诵,千古流传。为什么人们看到的庐山,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同一个事物,由于立足点的不同,立场的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感性情感的不同等等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结论。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谈游山的体会,即景说理,有着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所处第一文库网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