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行业分析报告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证券投资行业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行业分析前言:21世纪的进入,新能源的发展备受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会成为世界汽车业发展的主流。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是汽车技术正经历着燃料多元化、动力电气化等重大技术变革、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优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重新获得生机,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是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新能源电动汽车研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的材料、性能、参数上,正是电池技术的进步使新能源车有了转变能源需求的可能基于电池技术。从这一点上来讲,动力电池是技术核心的地位将长期存在,从而这一环节也将长久保持丰厚的利润。基于电池技术的成熟程度、国内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以及国外新能源车的发展路径,未来3~5年,镍氢电池混合动力车仍将是新能源车的主流,而在3~5年之后,随着磷酸铁锂成品率提升带来电池成本的降低,以及全国充电站网络的逐步建立,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要动力的PHEV、EV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摘要:本文主要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行业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可投资的企业及简要的分析说明。文章大致的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对锂电池的一个简介,让读者有初步的了解。接着是文章最为重要的部分——锂电池的行业分析。又可分上中下游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目前发展的现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展望等。第三部分是所选择的投资企业以及简单的说明。最后一部分是一个总结关键词: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主流广阔发展前景产业集群优势一、锂电池的简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传统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本身技术比较成熟,但它们用在汽车上作为动力电池则存在较大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选择采用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锂电池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池、氢镍电池的3倍)、比能量大(可达165WH/?K,是氢镍电池的3倍)、循环寿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安全性好等优点。当前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开发动力锂电池汽车,如美国福特、克莱斯勒,日本丰田、三菱、日产、韩国现代、法国Courreges、Ventury等。而国内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奇瑞、力帆、中兴等车企也纷纷在自己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搭载动力锂电池。从发展周期看,目前汽车锂电池市场正在走出导入期,开始跨入快速成长期。二、锂电池上中下游产业分析动力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电池有色金属材料供应商,中游电池材料生产商和下游锂电池生产商。其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投资机会最被看好,而磷酸铁锂的关键原材料则是碳酸锂,碳酸锂由矿产资源提炼而成,在自然界中储量有限,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稀缺性,属于稀缺资源。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碳酸锂资源的战略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1、上游锂电池材料碳酸锂行业分析(1)碳酸锂行业发展现状据介绍,全球碳酸锂行业的现状是,资源门槛极高、产能高度集中。截至2007年年底,,国际上主要生产商有智利的SQM、,占全球80%市场份额。由于规模化生产碳酸锂的企业必须拥有锂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的盐湖资源开采权,这使得该行业具备较高的资源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盐湖绝大多数资源都是高镁低锂型,而从高镁低锂老卤中提纯分离碳酸锂的工艺技术难度很大,之前这些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国外公司手中,这使得碳酸锂行业又具备了技术壁垒。因此,造就了碳酸锂行业的全球寡头垄断格局。在自主研发盐湖提锂、提镁技术及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我国一些大型工业企业近几年来在扎布耶盐湖和柴达木盆地深处开始建设碳酸锂、氢氧化镁等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国内生产碳酸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西藏矿业、中信国安、西部矿业集团、青海盐湖集团这四家公司,而西藏矿业和中信国安又占了其中绝大部分,这两家公司2008年碳酸锂总计产量也不超过4000吨。资料显示,地处青海高原腹地的柴达木盆地富含有钾、钠、镁、锂、硼等矿产资源,其中氯化镁31亿吨,约占全国保有储量的99%;氯化锂近1400万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