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古诗词别离意象.ppt.ppt

格式:ppt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别离意象.ppt.ppt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1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别离意象.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学院
多情自古伤离别
——谈古诗词中的别离意象
在中国诗坛上,
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
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黯然销魂者,
唯而已矣!
——江淹《别赋》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芳草
长亭


夕阳
离愁别恨
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
古道
笛声

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带话,
别情无极。
——周邦彦《六丑》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过,“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很多考生不理解《折杨柳》为赠别、乡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