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赤壁赋-1.pptx

格式:pptx   大小:776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赤壁赋-1.pptx

上传人:tmm958758 2019/7/9 文件大小:7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赤壁赋-1.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本研****183;与造物者游赤壁赋本课时编写:福州外国语学校林老师课文导入如果你才高八斗,却无端受屈、含冤入狱,接着又遭到贬谪,你会怎么做?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还是逢人哭诉,祥林嫂式的絮絮叨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苏轼的《赤壁赋》。这篇文章,是苏轼在遭受“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的第三年初秋所写。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是如何应对人生挫折的。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但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作家作品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多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因而文章特别适合吟诵。文学常识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写作背景赤壁记苏轼黄州少西,山麓半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时曹公败归华容,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使纵火,则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  今日李秀才来相别,因此小舟载酒,饮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坐念,孟德、公谨,如昨入耳。适会范子丰兄弟来,遂书以与之。作家作品本文构思缜密,形散神聚,表现了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请具体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的原因。理清思路乐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  悲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悲主客问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乐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乐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感情变化分析第一段1、本段以写景为主,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2、四人小组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3、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文本解读1、本段以写景为主,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明确: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