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p2p基本概念来源及p2p系统.docx

格式:docx   大小:5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2p基本概念来源及p2p系统.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19/7/10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2p基本概念来源及p2p系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2P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歸的意思,或称为对等互联。国内的媒体一般将P2P翻译成“端对端"或者“点对点覽P2P是一种技术,从mainframe操作规模只有10数量级,一直到p2p百万处理级Cluster集群就是由一些互相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构成的一个并行或分布式系统,从外部来看,它们仅仅是一个系统,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Grid建设网格的目的也是一样,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它能够把分布在因特网上数以亿计的计算机、存储器、贵重设备、数据库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空前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并使信息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P2P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的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服务和内容的获取者(Client)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它有着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它的核心思想是:上网用户之间自由的、不受主服务器控制的信息交流。集中式,我们所熟知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在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Napster技术在1999年由仍在美国东北大学就读的ShawnFanning开发成功,并迅速在众多MP3数字音乐爱好者中传播开来。Napster提供了一个客户端软件供MP3音乐迷在自己的硬盘上共享歌曲文件,搜索其他用户共享的歌曲文件,并到其他也使用Napster服务的用户硬盘上去下载歌曲。BitTorrent(简称BT)是一个文件分发协议,每个下载者在下载的同时不断向其他下载者上传已下载的数据。而在FTP,HTTP协议中,每个下载者在下i己所需文件的同时,各个下载者之间没有交互。当非常多的用户同时访问和下载服务器上的文件时,由于FTP服务器处理能力和带宽的限制,下载速度会急剧下降,有的用户可能访问不了服务器。BT协议与FTP协议不同,特点是下下载者下载,充分利用了用户的上载带宽。通过一定的策略保证上传速度越快,下载速度也越快。在很短时间内,BitTorrent协议成为一种新的变革技术。.torrent文件本质上是文本文件,包含Tracker信息和文件信息两部分。Tracker信息主要是BT下载中需要用到的Tracker服务器的地址和针对Tracker服务器的设置,文件信息是根据对目标文件的计算生成的,计算结果根据BitTorrent协议内的B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它的主要原理是需要把提供下载的文件虚拟分成大小相等的块,块大小必须为2k的整数次方(由于是虚拟分块,硬盘上并不产生各个块文件),并把每个块的索引信息和Hash验证码写入种子文件(.torrent)中。所以,种子文件(-torrent)就是被下载文件的“索引”P2P并不是什么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惟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