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典型案例分析题.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典型案例分析题.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19/7/1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典型案例分析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简答题 1、“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错误,因为:(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国家、集体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因此,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要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2、某市民对当地农贸市场管理混乱非常不满,多次就这个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并写信到报社和“市长信箱”投诉。该安全体现了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哪些方面的具体要求?谈谈你对该要求的理解。 答:体现了公民要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由权利的要求。在我国,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犯罪。  3、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规定了哪些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各问至少列举四项) 答:1)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人身权利,受教育权,选举的权利,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权利,未成年子女有被父母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2)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4、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答: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树立法律意识,做到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忠实履行公民义务,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可从思想、行为两个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5、“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在押犯不是公民,他们不能享有公民的权利。”简要评析这种观点?   答:(1)人民与公民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在于: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2)在押犯人(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就都是中国人民。(3)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能享有公民权利,但不能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材料分析 1、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交流中他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知道政府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1)总理的话说明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政治权利? 答: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2)政府为什么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利于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2、2008年4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陈良宇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一个人不论地位有多高、职权有多大,一旦触犯法律,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身为高级干部的陈良宇为什么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