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心理状况分析-肝炎医学论文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且心理负担较为严重,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恶化会形成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会带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最典型的表现是焦虑和抑郁。刘丽英等[1]采用1983年Zigmondas和SnaithRP创制的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测评,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更高(P<)。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水平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男性,男性抑郁水平无显著差异(P>)。除此之外,其结果还显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不断增加,其焦虑水平不断降低,但是其抑郁水平不断增加。通过分析可知,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住院时间、费用、性别等。张庆哲等[2]采用SCL-90调查量表对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越小,其抑郁状况越加严重,年龄较大的患者抑郁状况较轻。同时患者家庭状况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者家庭收入越低,其抑郁水平越高。除此之外,患者的就诊次数、患病时间和文化程度都会不同程度对患者的抑郁水平造成影响,就诊次数越多、患病时间越长,其抑郁水平会越高;文化程度越高,抑郁程度就会越加严重;并且女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焦虑状况比男性严重,也就是说,性别、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和就诊时间是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主要因素。王敏新[3]也曾经对此进行过相关研究,他们选取200名健康志愿者与5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的对比研究,采用自制的焦虑抑郁量表和定式问卷法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率为%,抑郁率为%,抑郁率和焦虑率均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统计学意义(P<)。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和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常桂彬和郑玉宝[4]对此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选择11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Childpugh分级评估的方法对他们的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然后依照结果划分为A组、B组、C组,分别包括42例、38例和34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并做好HAMD评定和HAMA评定,评估形式包括观察、访谈和自我量表评分等。其研究结果显示,C组的情绪障碍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进一步分析可知,肝硬化严重程度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的抑郁情绪有重要关系,呈正相关的关系。我国张培等[5]也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主要是以不同时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调查采用专业的SDS和SAS及社会支持量表,观察组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对照组为身体健康孕妇。调查结果显示,孕晚期SAS评分和SDS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但是孕早期和中期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苏珊珊等[6]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进行过研究,主要采用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S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