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是工程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安全性→三个正常(设计、施工、使用)→抵御荷载、变形,不破坏;偶然事件下,不失稳;适用性→一个正常(使用)→良好的工作性能;耐久性→一个正常(维护)→满足各项使用功能要求。可靠(有效),不可靠(失效):→结构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而又良好地工作,反之为失效。;安全系数阶段:19世纪初,视砌体为理想弹性体按材料力学方法求解→1940年后,极限荷载设计法(单一安全系数)→1950年后,苏联极限状态设计法(三系数法);概率理论设计阶段:1940年后,美国、苏联学者首先提出,1989年我国开始应用。,临时设计规范,参照前苏联规范;63规范,参照前苏联极限状态设计法,但未颁布;70年完成砖石结构的设计和计算草案。,我国第一部正式砌体规范,为多系数分析、单一安全系数表达的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88规范,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01规范,GB50003-2001于2002年3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可靠与失效的界限→分水岭→区分的标志第一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第二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限值。统称为功能的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的要求。:结构的功能函数Z=R-S当Z>0→结构可靠;当Z<0→结构失效;当Z=0→极限状态。∵R,S随机量∴Z随机量则可靠、失效并非定值→只能以概率的意义来衡量。以Pf=P(Z<0)→失效概率、大小反映了程度;则Ps=P(Z>0)→可靠概率Ps+Pf=1,Ps大→Pf小,但Pf≠0,只要Pf足够“小”即可。∵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中规定,采用近似概率方法以—平均值—标准差—可靠指标→代替Pf;来求结构的可靠度。为简化计算,设R,S均服从正态分布,R与S相互独立。取故与一一对应,而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要求≥≥,规范采用多个分项系数的极限状态表达式的方法进行设计计算。其中的荷载分项系数按设计表达式设计的各种构件的可靠度与规定的可靠指标在总体上最小予以确定;对材料性能分项系数按各材料在各种情况下与规定的可靠指标一直的原则,并适当考虑工程经验予以确定。:——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50年≥≥≥;——砌体强度设计值,;这里为泛指,泛指各类砌体强度设计值,特指为抗压强度设计值——砌体强度标准值,;——砌体材料性能分项系数,,,;:目前我国安全度比发达国家低20%~40%,比1950年还低,但比88规范提高16%;国际ISO/,英国规范BSS628规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