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设计]5、题西林壁游山西村.docx

格式:docx   大小:6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设计]5、题西林壁游山西村.docx

上传人:pppccc8 2019/7/12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设计]5、题西林壁游山西村.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提前准备诗意,打印发给学生](1) r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 根据诗意,展开丰富的想象。(3) 积累与运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4) 词汇积累:与“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构词方式相同的成语。《题西林壁》教学示例•O教学目标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第一课时f复****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來背诵。今天,我们学****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学****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1・知诗人,解诗题进入第二单元的学****指导学****第二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单元主题是:在观察中学会思考。今天,我们的观察先锋队,在宋代诗人苏轼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的庐山参观。认识苏轼,擅长写祖国的大好河山。苏轼(1037」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乞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自读课文屮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四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吟读诗句,理解诗意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223节奏)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前两句)。找出诗句屮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岀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我站在远处看,庐山 ;我站在近处看,庐山 ;我站在高处看,庐山 ;我站在低处看,庐山 。(怎么看都看不清庐山的真面)。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冇感情地齐读前两句。(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咅,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说诗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理解后两句。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而目呢?学****3、4句:“不识庐山真面冃,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讨论句爲: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 看到 。说一句话吗?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冇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屮:只因为我站在庐山屮。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