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宇宙的熵变.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宇宙的熵变.doc

上传人:yjjg0025 2019/7/1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宇宙的熵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序与有序在我的《游离于存在与意识》一文中,谈到存在是规律性与偶然行的对立统一。有序代表着规律性,无序代表着偶然性。规律像是一个通道,“有序”则是通道中的运动。世界是什么?就凭人类现在的认知度是无法概括的,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去描述世界。但也不可避免得会陷入“鸽子迷乱”之中,或许认识就是在迷乱中不断拓延。凭人类现在的认识:从运动的形态来讲,世界是有序的,也有无序的。例如,宏观层面,天体运动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但在微观层面,我们可以发现量子的无序运动。甚至包括人类的思维也存在无序性。那么无序和有序彼此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熵变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包括宇宙中的物质)是从有序朝着无序(混杂)发展,即熵增过程。基于这个理论,可以架起一个模型。宇宙奇点X(由静到动的瞬间,似动非动)-----宇宙大爆炸(造物并创造“纯有序”)---临界点A(熵变开始,有序向无序转变)---临界点B(熵变结束,达到“纯无序”,物质消失)---奇点Y。时间是人类用来描述事物运动发展的一个度量单位。没有运动即静止,就无所谓时间。时间是有序的,运动本身(无论它怎么运动)是有序的。静止不动,是熵最大化的状态,包含着无数的可能行,其实也无所谓“有”还是“无”。可一旦开始运动必然是整体状态的改变,组成宇宙的最小粒子刹那间达到“纯有序”的状态,任何的规律也在此创设。宇宙大爆炸之后极为短暂的开始,熵变也随之开始,从“纯有序”向“纯无序”发展。临界点A几乎与宇宙大爆炸同时诞生,但并非是同时启动,否则就没有纯有序的状态了。临界点A后所有物质因为熵变已具有“无序性”。这样就可以解释:量子尽管无序运动,但却组成了有序的物质。但运动本身代表着有序,组成物质的粒子的“无序性”将是不断拓延的过程,它最终到达了临界点B,所有的物质全部粒子化(人当然也不可能存在)。奇点包含着一切的奥秘,但难以被认识。二、熵变与平行宇宙熵变使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产生的形态存在多种可能,这是平行宇宙可能存在的先决条件。宇宙可能是现存宇宙的形态(我们存在的宇宙),也可能以其他方式存在着另一个宇宙。同一个宇宙怎么可能会同时存在呢?不可思议吧,从人类一贯的线性思维来讲确实难以想象。但一旦抛开时间观念的束缚,将宇宙的每一次爆炸(假设宇宙会爆炸N次)都集合起来,平行宇宙就可能产生。有一个前提,因为熵变宇宙爆炸后宇宙形态的发展是随机的,如果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爆炸N次还是同一个宇宙,不可能有平行宇宙产生。宇宙大爆炸在开始前运动尚未产生因此时间法则对它并不适用,抛开了时间先后的思维模式,就容易理解N次宇宙大爆炸可能演化出多重宇宙。我们还得抛开自我本位的观念,我们所无法感知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实在的或都不是实在的,亦或者我们可以将多重宇宙看作是一个整体,都是其组成部分。我们再努力一把,把人的生命尺度抛开。那么“动”就无所谓快慢,只一个演变的过程。这么一想,宇宙演化的初期是一个由“静”(无)到形形色色的“动”(有)的过程,那么然后呢?因为无论是哪个宇宙,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熵变。熵变到临界点B(N个宇宙重合了),N个宇宙最终殊途同归(都回到了最小的粒子化的宇宙初级形态)。可见,平行宇宙的起点和重点并不平行。什么是奇点?奇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是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点,是一个密度无限大、热量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点”,一切物理定律均在奇点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