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14y88 2019/7/15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忙怀乡麦地小学陈子仙【教材分析】《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景图,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学****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萧、梧”四个生字,会写“促、深、”两个生字。2、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3、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重难点、关键】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2、体味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3、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多媒体课件,写有诗人所看到、听到、想到的景物名称的卡片,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这些卡片拼成一颗爱心的形状,告诉学生这是一颗游子的心,一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引发兴趣(一)齐读题目和作者。(二)提问:1、什么人?2、什么时间?3、干什么?二、初读古诗,学****生字。(一)了解诗人,初读古诗1、了解诗人。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叶绍翁吗?叶绍翁先生给我们写了一封信,请同学们仔细听。出示课件。你了解到了哪些重要信息?2、听课文泛读。3、全班齐读,老师正音。(二)自由读古诗,学****生字1、学****要求本课要求认的生字生字和要求写的生字(促、深)。并给它组词。(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2)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写写。2、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教师领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感情。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用“——”画下来。听到什么呢?圈出来。(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用“?”作下记号。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一)赏析第一、二行诗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3、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有哪些词语或诗句不理解?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4、请大家想想,“江上秋风动客情”这里的“客”是指______,表达了出门在外的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5、我们班有外地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到外地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