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16.《黄山奇松 》 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6.《黄山奇松 》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x545616 2019/7/17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6.《黄山奇松 》 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安宁市实验学校刘继琼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指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生答,出示四绝图片)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哪一绝特别有感情?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这样的感情?(演示:情有独钟。)3、人们为什么对奇松情有独钟?(板书:生长环境奇)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走近黄山,一起去领略黄山松的“奇”。视频欣赏,说说有什么感受。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在哪儿?(玉屏楼)这个地方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出示句子,齐读。(最妙、当然,指导读出毫无疑问,肯定的语气。)(一)体验三大名松说它最妙,就是站在玉屏楼前,举目四望可以看到黄山有名的三棵树松,知道是哪三棵吗?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过度:这三大名松的奇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自读第二段1、出示自读要求:迎客松:1、过渡: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文中哪几句话是描写迎客松的,请一生读句子。2、出示、学习句子:“迎客松……生机。”A、边看迎客松的图片边适当引导,重点欣赏: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句读出优美、有力)B、迎客松“饱经风霜”,谁说说它的意思?能用它造个句吗?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黄山松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下无寸土,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狂风猛烈地扑向它,妄想将他连根拔起;滂沱大雨泼向它,企图让它屈服;雷电气势汹汹冲它狂吼,似乎要将他劈成两半;火辣辣的太阳要将他烤焦,凛冽的寒风要将他冻僵,厚厚的积雪重重地压在它的身上,恨不得把它压垮。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迎客松倒下了吗?是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经过了800多年,迎客松依旧傲然挺立在悬崖上!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那就用你的朗读声让我们来感受迎客松的奇。指名朗读3、正因为这样,这棵迎客松才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4、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学习句子:“它有一丛……象征了。” A、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像) B、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你看,它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地说欢迎词,并加上动作)5、这棵迎客松不仅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更是整个黄山的象征。人们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再读第三句。6、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迎客松呢?填空:这是一棵()的迎客松(不屈不挠生机勃勃热情好客)这么美、这么奇,这么不屈不挠、生机勃勃、热情好客的迎客松,你们愿意将它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谁再来读一读它,(出示迎客松句子)陪客松:1、过渡:当游客被迎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