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11).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11).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7/17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1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2、难点:通过实验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教法:边探究、边分析、边归纳,层层深入地教学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地学****本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影响动能、势能大小决定因素的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与合作的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小球、易拉罐、空盒子、斜面、弹簧、钉子、沙子、砝码、弹弓等。学生:铁钉、铜块、铝块、沙坑、弹弓等。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投影图片:美国巴林杰陨石坑美国巴林杰陨石坑是地球上第一个被确认的陨石坑。它是在大约5万年前,由一颗直径为40米的小行星,以每秒25公里的高速冲进地球大气层,降落在地球上形成的。直径40米的小行星却留下一个直径约1200米,深174米的大坑。一颗不大的陨石,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能量呢?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将会找到答案。互动新授(一)能量1、能量:演示实验:(1)运动的易拉罐将竖立在桌子上的盒子撞翻,推动物体运动;(2)被高举的重物下落在平整的沙坑上,打出了很深的坑痕,对物体做功;(3)被压缩的弹簧将小球弹开,对小球做功。问题:运动的小球、被高举的重物、被压缩的弹簧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思考、分析,总结出它们都能做功)能量: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简称能。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符号为J。思考、交流说一个物体具有能量,是不是说它一定做了功或正在做功?如:挂在树上的苹果,虽然它没有下落做功,但是它能够做功吗?它具有能量吗?(说一个物体具有能,并不是说它一定做了功或正在做功,而是说它能够做功,可以做功。)问题: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是否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是)(二)动能展示图片:(1)高速行驶的列车;(2):在这些现象中,列车和黄河水都具有能量,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呢?(都是运动的)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学生举例)实验探究: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问题:由上图“高速行驶的列车”,大家可以看出图中的列车具有很大的动能。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质量、运动速度)(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4)设计实验:如图所示,让易拉罐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盒子上,能将盒子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盒子,被撞地越远,表示易拉罐的动能越大.①控制质量不变,改变运动速度;让同一易拉罐从不同高度滚下,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结论:质量相同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②控制运动速度不变,改变质量;让质量不同的易拉罐,从同一高度滚下,:运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5)总结:::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三)势能图片展示:(1)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