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企业中的“圈子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中的“圈子文化”.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9/7/1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中的“圈子文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中的“圈子文化”作者:黄铁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曾任香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深圳万科企业公司执行董事、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根据《圣经·旧约》的记载,金字塔型管理结构的源头可以追溯到3400多年前,摩西(Moses)领导犹太民族逃离埃及时。他同时面临着两个巨大的困难:一是后有埃及法老的强悍追兵;二是摩西个人即使具有天才的领导才能,也难以有效地指挥上百万的民众。摩西采纳了其岳父杰思罗(Jethro)的建议,拣选了能力强、品德好的人分别担任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从事管理百姓的工作,摩西自己则亲自处理一些下级难以解决的大事。可以说,摩西采纳与运用的金字塔层级原则是其成功领导犹太人逃离埃及的关键因素之一。显然,摩西和杰思罗留给人类的组织传统已经被后来的人广泛地接受。这是一种将一个人置于金字塔结构的最顶端,下面各层级分别由个人负责的管理原则,这几乎是现今所有组织机构─企业、政府、军队、大学以及各类社会团体都沿袭的管理形式。但是,金字塔型的管理原则,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容易产生一个不利于组织健康的毒瘤—“圈子”。以企业为例,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德高望重”的领导人。我们把这种人称为企业的“美猴王”。之所以喻其为“美猴王”,因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同这个人的个人作用密不可分,在企业内部,该领导无论权力、威望、能力以及魄力等都远大于其他企业成员。具有“美猴王”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自觉或非自觉地搞企业内部的个人崇拜,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员工就像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一样,既有机会分享“美猴王”的“恩赐”,更要在形式上对“美猴王”俯首贴耳,不然的话,就是违反了企业的“规范”。在企业外部,“美猴王”更显“神通广大”,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同时并举。如果说,“美猴王”在企业内部惯用的手法是“操纵”员工,在企业外部则是企图“操纵”社会。然而,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又是相当孤独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需要同事的帮助和有益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友谊的要求,需要有平等的朋友听他倾诉。可是当某个人位居企业的金字塔顶端,他就只有下属,而不再拥有同事,即使最率直和勇敢的下级也不会公平地和“美猴王”对话。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人际的各种关系中,如果涉及到权力或地位时,人特别容易受到情绪力量的影响。换句话来说,人在权力面前,情绪因素的灵敏度特别高,总会存在失态的问题。例如,人们在领导面前不免表现出的“超水平”发挥或“低水平”发挥,正是由于其中涉及到权力和地位的缘故。因此,领导更易面对虚假的沟通,正常沟通在这种关系面前很容易被歪曲。即使一个人在担任最高领导之前,为人友善,被所有的同事所接受,但一旦升入企业的最高位置,和下级的关系就会发生某种“困难”。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层级特征就越明显,领导者与下级的沟通就越困难。金字塔型的企业结构弱化了领导与同事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堵塞了坦诚的意见反映或反馈的渠道,限制了领导和下级的关系,最终会对企业整体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被歪曲的、不透明的沟通,促使领导常用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就是:在下级面前建立“全知全能的形象”。这种“形象”在实际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一个精明的下属可能经常要给领导更多的“教育他”、“指导他”、“关心他”、“表扬他”和“批评他”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步”得更快一些;而那些不知道此道或不精通此道的人,后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