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第12课抗H战争的胜利教材分析1943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口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及时召开的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战后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特别是中国人民的英勇反击下,LI本无条件投降,抗H战争取得了伟人胜利。教学忖的基础知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思想教育:①讲述党领导根据地军民从局部反攻到大反攻直至赢得抗战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只要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耍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任何强大的侵略者,都是可以打败的。②中国的抗口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夺取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所出现的不同局面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意义。难点:中共“七大”内容。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捉问)抗战开始后,国共两党各执行了怎样的抗战路线?结果怎样?在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在抗战的态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示教师引入新课)一、国民党豫湘桂战场的大溃败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开始反攻的新阶段,1944年〜1945年初,徳国在欧洲的失败已成定局,由于美洋战场上陷入困境,LI木到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被美军切断,东南亚的几I•万LI军和丰富的资源与口木本土隔绝。1944年,日本为了恢复同东南亚各国FI本占领军的联系,发动了打通从中国东北到广州、南宁“大陆交通线”的战役,由于战役主耍在河南、湖南、广西三省进行,所以中国称这次战役为豫湘桂战役。在这次战役屮,国民党军队除在几个地区顽强抵抗外,从一开始几卜万人军就不战而逃,我们一起看小字提到,“国民党军队在作战小,官比兵跑得快,兵比H本人跑得快。跑來跑去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副司令长官也找不到将军”。在八个月的吋间里丢失豫湘桂三省大片国土,从课文所列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岀其损失惨重。然而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却展开了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二、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1943年内连续粉碎了LI伪军的“扫荡”,消灭了大量的敌人,人民革命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1944年初开始了局部反攻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我们结合《大反攻询抗FI根据地形势示意图》看局部反攻的战绩一•段小字。可以归纳出,局部反攻为大反攻准备了条件: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人民抗口力虽壮大了,口军被迫龟缩到各铁路沿线的一些较人城市里,完全处在人民军队的包围之屮。讲到这里同学们也许已想到同在中国战场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战果?(学生答:国民党一贯坚持片面抗战路线,特别是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长期坚持积极反共,消极抗政治腐败,以致于将失军心,军失民心。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拥护,抗日力量不断壮人。)事实证明,中国其产党及其领导的抗口武装力屋是全民族利益的维护者,只要冇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任何强大的侵略者都是可以战胜的。为了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粉碎美蒋妄图在中国继续实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