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初二物理半期总结 学习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二物理半期总结 学习总结.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7/19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二物理半期总结 学习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二物理半期总结_学****总结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不算理想。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市教研室提供的,涵盖了上半学期的全部知识,有力地考察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一张较好的试卷。通过对卷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一阶段教学中的得失,现分析如下。肯定的方面。基础知识大部分掌握较好,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对物理学中的人文历史有正确的了解;物理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较好。分析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强抓基础及非常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密不可分。存在的问题。从卷面得分率最低的18题可看出,学生在对物理中单位换算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再从得分率相对低一点的第7、9、13、16、25分析,,而这几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或正确,学生失分,说明对一些知识的理解还存在理解不透彻的问题;物理计算题向来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我所带班级学生没有出现放弃解题的情况,失分主要是不能准确的运用物理学科特有的解答过程进行解答,突出表现在有原始公式即有依据但没有变形公式,个别人仍用小学的算术题的形式解答,由于缺少说理依据而失分;最后的探究题,又再次暴露出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的不足,有不少同学意思差不多,但表述很不严密,前言不搭后语,还有不能正确的审题,最后要求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而学生没搞清测量量的意义,把计算整理的量即过程量代入,导致失分。总体分析下来,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两点:1、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理解偏差。2、科学的表述能力欠缺,导致表述质量不高。面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接下来将在下面几个方面改进。1、在强抓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适时改变方法,加强相近知识之间的辨析,并通过一些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2、规范语言表述。通过教师课堂师范,在学生口头回答,作业书面表达等各个环节,加强训练。3、继续加强物理科学方法的渗透。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_学****总结第一部分声现象及物态变化(一):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2),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二)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50℃1℃,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