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医院院感工作自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院感工作自查报告.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7/19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院感工作自查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院感工作自查报告院感工作自查报告内儿科院感工作自查报告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及院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我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的搞好科内感染今后的管理工作,现将我科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自查报告如下:一:抓好日常工作对本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二:在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除偶有漏记录或记录不全外,器械浸泡及消毒液的配制、更换时间不符合要求,立即进行改正。三:科室护理人员的手表面、物表面、空气、消毒剂、紫外线的强度、高压灭菌包等的监测,检验科王勇进行采样测试,合格率达100%。四:科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增强全科医护人员控制院内感染意识。五:垃圾严格分类,每日封好并贴医疗垃圾标签由专人回收管理。六:棉签、消毒液开启后及时写明开启日期。手卫生依从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月及时更换病房门口的手消毒液。七:每月向院感办交科室抗生素应用情况。但由于我科感染控制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行的工作,还存在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内儿科将会不断吸取经验、虚心学****力争把科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2014年1月05日医院院感工作自查报告篇二:医院院感工作自查报告那良中心卫生院2013年院感工作自查报告根据上级下发的《关于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有关内容,我院组织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感控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正确指导,认真抓好感控日常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感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强调各科室感控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感控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感染监控工作。1、加强对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的学****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规程。紫外线灯消毒登记具体到每一支灯管,准确登记消毒时数、更换时间、每周95%酒精擦拭时间,每半年测试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并作好详细记录。三、结合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及“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科室间的合作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由黄居斌副院长每月调取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详细了解院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不合理的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予以警示、处罚。四、加强对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库房严格检查购入产品的证件是否齐全,包装及质量是否过关,把好关口,购进后对相关物品按照要求进行贮存管理。严格防止将不合格的消毒产品、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医疗安全。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从而使临床医务人员自发参与到院感管理工作中。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使每个人了解自己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六、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收集、归类,严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专人回收交接、运送至暂存点,避免造成泄漏、流失等不良情况。七、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管理,保障员工安全。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规范锐器的处置流程,要求每人掌握锐器伤后的处理流程,尽量减少职业暴露造成的危害。对已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按暴露源的种类进行追踪监测及指导,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八、存在的问题部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仍有待加强,相关知识仍有所欠缺,手卫生执行力度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掌握不够,消毒隔离措施方面有些细节仍需加强;还未能开展细菌的培养与监测以及院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监管;未设有医疗废物焚烧炉,重点部门的布局与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还需加强等。九整改措施1按计划对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卫生院医院感染自查报告总结卫生院医院感染自查报告总结按照桂卫医【2011】188号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