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眼科学-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眼科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9/7/20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眼科学-名词解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视力(visualacuity):即视锐度,主要反映黄斑区的视功能,反映了中心视力。可分远、近视力,后者为阅读视力,,。视野(visualfield):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据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视路(visualpathway):指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对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在临床上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路径。ERG视网膜电图(P46);VEP视觉诱发电位(P47);FF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P57);UBM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P59);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P65);等视线: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调节(modation):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屈光不正Ametropia(refractiveerror):当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作用,不能在黄斑中心凹形成焦点,此眼的光学状态称为非正视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屈光不正。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集,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远视:当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集在视网膜之后为远视。近视: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为近视。弱视:(Amblyopia)在视觉系统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一般眼科检查未见黄斑中心凹异常。斜视:(Strabismus)由于中枢管制失调,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称为斜视。老视: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大约在40-45岁开始,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散光(astigmatism):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两条焦线或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侧的瞳孔缩小,称为瞳孔直接光反射。睫状充血:是指位于角膜缘周围的表层巩膜血管的充血,是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一个常见体征,但角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也可引起此种充血。电光性眼炎(雪盲):电焊、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可造成眼部紫外线损伤,称为电光性眼炎或雪盲。黄斑:,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线。weiss环:玻璃体与视网膜完全脱离开后,在视网膜前出现一个絮状的半透明环形物,标weiss环。睑板腺囊肿(chalazion):常称霰粒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于睑板腺出口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形成,由纤维结缔组织包囊,囊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及包括巨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理形态似结核结节但不形成干酪样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