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doc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1/10/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
在中学化学实验及有关实验设计****题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一、使装置密封
密封是使装置与环境不再有气体交换。密封的方式有多种,可用胶塞、弹簧夹、水封等。
二、增大或减小装置内气体的体积
这步的实验原理为物理学的克拉柏龙方程。首先我们要考虑体积与温度、压强、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改变体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其次还要考虑实验条件发生变化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从而思维方式做及时的转变。
三、观察气液交界处的变化,然后作出气密性好坏的判断
下面用三道例题来加以解释在不同情况下检验装置气密性的不同方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步骤,首先将该装置的管口用水封;第二,对于类似于大试管的体积比较小、器壁比较薄的仪器(如圆底烧瓶、锥型瓶等),都可采用最简单的改变体积的方法,即用手捂或用酒精灯微热的升温方法。第三,观察气液交界处有无气泡冒出,如果有,那么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