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通过这次的学习,引起了我对这一纲要的关注,才知道这是目前在教育界讨论的极其激烈的一大热点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各方瞩目的“新教改”草案,是于2月28日掀开的面纱。中国自2008年8月启动面向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去年年初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今年3月《规划纲要》也经历了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教育将开始全方位的改革,并决定到202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下面针对教育规划中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谈谈个人的感想。我觉得应该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首先,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其次,我们应该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的高等学校。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