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给居民提供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方便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主要涵盖“六站两室一校一吧”、老年大学、青少年绿色网吧、未成年人科普教育基地、“红细胞之家”、图书阅览室等社区服务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依托社区较为完善的功能场所、爱心志愿者等育人资源,加强与学校的共建共育、与家庭的沟通联系,自觉承载社会教育责任,积极延伸学校教育链条,努力营造关心和帮助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一、构筑载体,拓宽社区教育渠道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有相应的育人载体作保障。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努力,我们开辟出了富有社区特色的育人渠道。一是着眼家教水平提高,共同创办社区家长学校。我们针对学生家长职业成份复杂、缺乏正确教育孩子方法的实际,与市六小联系创办了田园社区家长学校,聘请市六小书记杨晓东担任学校顾问,传授包括平等交流、习惯培养等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方法,并定期交流研讨,使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明显提高。家长黄生武,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无计可施,通过家长学校学习,他变更多批评指责为更多赏识鼓励,使孩子消除了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大幅提高。一年来,我们已培训家长多112人次。二是着眼理想信念树立,共同开设教育辅导站。根据一些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模糊、生活境遇坎坷的实际,我们成立了社区教育辅导站,组织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担任义务辅导员,组建了理想信念引导组、“问题”学生帮教组、贫困学生帮扶组,定期为他们讲革命故事、忆创业历史、谈人生价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做“问题”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积极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度过生活难关。高中学生XXX直想考大学出国,“五爱”意识淡薄,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明确了学习目的,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很快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今年的七月份被南京师范录取。像XXX其他多名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在老人们的帮助下,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也都发生了根本转变。二、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未成年人寒暑假实践活动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要求,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和补充小组组成人员,保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序正常开展,对热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党员和老干部续鼓励他们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履行教育、关爱、服务青少年的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利用资源优势,建立未成年人科普教育基地,在寒暑假期间,带领他们开展各种志愿活动以及培养他们对科普知识的渴求。先后成立了“环保小分队”、“文体小分队”、“科普兴趣小分队”,以点带面,使我辖区的未成年人形成了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的氛围。社区的图书阅览室已面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同时我们还积极指导社会团体、社会力量举办篮球、乒乓球等活动,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涵。三、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利用现有资源——青少年绿色网吧,吸引未成年人课余“胃口”。每逢节假日免费为青少年开放,为青少年查阅各种学习资料提供方便、快捷,并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消除家长对子女上网的顾虑。四、挖掘资源,建立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机制通过前期走访摸排,我辖区现有留守儿童2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