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手机病的危害.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机病的危害.doc

上传人:cby201601 2019/7/24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机病的危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吃人的手机——论沉迷手机带来的危害姓名:李行学号:1208120013班级:12级播音2班目录一、 ‘手机病’危害产生背景 3二、 ‘手机病’ 3三、 产生原因与影响 3四、 关于‘手机病’的总结与建议 4‘手机病’危害产生背景在继互联网热潮之后,随着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普及率提高,用户数量的急速增长,手机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必须品。手机市场需求的增加,手机生产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断丰富智能手机的功能。从一开始的通话、短信功能逐渐发展到线下的听歌、游戏、摄像,最后随着技术开发,发展为线上移动互联网、线上支付、游戏互动、线上聊天等等。除此之外,手机外形变得越来越简便、重量越来越轻,更便于消费者携带。正因为手机功能的丰富、功能涵盖面广,手机设计更加方便、轻巧人性化,才引伸出因为手机使用过度而产生的‘手机病’。不仅如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使用者年龄宽度越来越宽,有一些年龄未满3岁就已经开始接触手机,学****能力正强的儿童对手机好奇心强,更加使得手机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隐患,由此看来,对‘手机病’‘手机控’的了解与认识更加必不可少。‘手机病’从定义上说,手机病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阔,通过二手资料搜集,我们可以发现有三方面最为突出,第一是因为手机辐射所引起的神经衰弱、恶心、呕吐、胸闷等等的不良反应。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电磁兼容与防护研究室主任赵玉峰教授十分肯定说,不良反应的出现与环境和个人等许多因素有关,如辐射场强弱与反应强度成正比,作业环境的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危害越大,女性和儿童对电磁辐射更敏感,每个人的体质和电磁敏感度也有差异。因此,有人使用手机好几年也没有不良反应,并不能说明手机对每个人都是安全的。最近,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对拥有移动电话手机的115名公司职员和101名无移动电话手机的公司职员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移动电话手机使用年限与胸闷、恶心、和食欲减退呈正相关,长期使用移动电话可能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异常率增加;移动电话使用组失眠率增高;每日使用移动电话手机时间与多梦呈正相关。第二是因长期使用手机或使用手机频率过高而产生的‘手机病’,具体表现为‘手机手’、‘短信脖’等等的病症。其主要凸显为因为长期使用手机导致的,例如:‘手机手’是因为长期使用手机,发信息、邮件、朋友圈、微博等等的文字活动时,过度使用自己的手指、指关节、手腕关节等等,使得手指关节隐隐作痛或是颤抖。其实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是指肌腱与外围的腱鞘出现发炎的现象,症状为掌指关节疼痛。用手机发信息的时候,手指总是在不停的运动,而由于手指过于频繁地运动,引起掌指关节疼痛造成拇指腱鞘炎,手指会不由自主地弹动。第三是因为长期使用手机,不能失去手机的心理状态。在失去手机时会感觉不安、每天空闲时不自主的翻看手机,日常只顾着短信微信联系,不愿意与人沟通等等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手机强迫症状。总的来说,‘手机病’就是因为使用手机过度而产生的对身体的生理或心理的不良影响。产生原因与影响产生原因:从市场环境看,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手机生产技术的提高,手机功能越来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上至咨询浏览、购物,下至通话、游戏、支付,各种日常活动都能够经过手机这一媒介来完成。从个人看,人们****惯于使用便捷的方式进行活动,便捷是每个人都希望的,所以导致手机使用者数量的上升。除此之外,人们通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