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ppt

格式:ppt   大小:1,42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承天寺夜游.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9/7/24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承天寺夜游.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古有一人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能根据以上的提示猜出他是谁吗?苏轼自述[北宋]苏轼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遂:寝:藻荇:竹柏:(suì)qǐnzǎoxìnɡbǎi再读课文,读出节奏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提示: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者耳。,读懂文意。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窗户高兴地样子考虑、想到……的人于是共同、一起散步形容水的澄澈交错纵横原来是只是罢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因为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光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品味文本思考: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赏析一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积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将竹柏影比作水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竹柏影的清丽淡雅,表达了作者当时闲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