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清明图片手抄报.doc

格式:doc   大小:1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明图片手抄报.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9/7/25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明图片手抄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明图片手抄报导语: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清明图片手抄报,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图片手抄报清明图片手抄报清明图片手抄报清明节小常识 1,清明节也称踏青节,即冬至过后的第一百零八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天,人们扫墓祭祖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清明之时,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在扫墓祭祖之余一家人在山水之间游玩一番,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所谓踏青,古时妇女难得出门,因此,在古代就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3,清明节是柳树发芽抽绿的时间,因此,在古代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现在已经没有人这样做了吧,不过,折柳是对柳树的损害,以不宜提倡大家这样做。 4,“牵钩”是拔河的古称,拔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最初是在军队中盛行,后来才流行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以后,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5,放风筝,古时人们在清明节将病况写于风筝之上,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6,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清明的传说清明由单纯的节气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春秋战国时代,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