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的高血糖并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而危及生命。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眼、肾、神经以及血管损害,引起功能不全或衰竭。据估计,,中国据估计近4000万。现在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为:糖尿病症状+任意时段血糖水平≥、空腹血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2、糖尿病是怎样发生的?   无论l型还是2型均有明显遗传倾向。病毒感染及某些化学毒物被认为是l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这些病毒包括柯萨奇B4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进食过多,尤其高脂肪、高蛋白和甜食、高热量食物、肥胖、长期静坐工作及活动减少等等均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据统计,1型占10%,2型占90左右。总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症状的典型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比较有特点的表现,包括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常常称之为“三多一少”。出现典型症状,常常容易提示患者去医院就医,检查并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型:1型(自身免疫性或特发性);2型(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特异型(已知病因);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其“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常常非常典型,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则不一定非常明显。糖尿病早期往往无任何明显症状,也可有明显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疲乏无力即所谓“三多一少”症状。可有皮肤瘙痒或反复感染。长期高血糖将引起各组织器官病理和功能改变。将发生慢性并发症尤其眼、肾、神经及血管病变,发生视物模糊,严重者失明;蛋白尿、水肿、肢体麻木、痉挛、皮肤异常感觉如蚁爬或间歇跛行,足溃疡和肢体坏疽。 4、糖尿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是对整个人群进行的非选择性预防,主要是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将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各种因素降至最低。糖尿病的发生与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热量摄入,养成“三低一高”(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米面不要吃得太精,多吃点五谷杂粮,此外每天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二级预防:对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症、40岁以上肥胖及妊娠糖尿病等)要定期检测血糖,以早期发现阴性的2型糖尿病(即只有血糖升高而患者无明显症状)及糖耐量受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糖耐量受损又称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部分患者经过饮食或药物治疗有可能转为正常,如果不加控制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三级预防:糖尿病如果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还能引起心、脑、肾、神经、眼睛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者死亡。三级预防即对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糖尿病教育等各种手段,力求达到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预防一、糖尿病预防的社会意义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1亿2千万糖尿病患者,其中我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年龄构成的日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据1994年19省、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患病率达2%以上,是10年前的25倍,估计到2000年,我国将有300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可引起许多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劳动力丧失,寿命缩短;糖尿病又是一终生性疾病,一旦患病,难以治愈,常需终身治疗,因此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医疗费用高达900亿美元,估计我国有关糖尿病的医疗费也是十分巨大的。1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积极开展糖尿病预防,让全民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别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2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致残、致死率:积极有效地开展糖尿病预防,可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治疗,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延长寿命。3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