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波特(1985)认为价值链是一个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并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是一系列完成的活动。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是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的根源。之后的学者将把增值链从企业层面延伸到了国家和区域层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球商品链的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的雏形。2001年,Sturgeon提出全球价值链的概念,认为其指的是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到交货、消费和服务的一系列过程并从组织规模、地理分布和生产性主体三个维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界定。就当前国内外关于全球价值链问题的研究来看,治理问题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核心内容。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指的是对价值链各部分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的过程。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Gary Gereffi,John Humphrey,Timothy Sturgeon(2005)
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使得生产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基础上,促进本国生产制造能力的进步,这种分散化的生产模式在不断发展中产生各种不同的类型。纵向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外包业务的普及等对原有的跨国公司模式带来冲击。拥有内部隶属关系的公司内部控制尽管可以对生产整体获得良好的监管,但是高昂的监管成本也是其主要弊端。
该文章在“交易成本学”“生产网络”“技术水平”等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交易的复杂性、控制交易的能力、供应能力这三个变量是全球价值链治理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将全球价值链治理分为五个层次:垂直一体型、领导型、关联型、模块化、市场型,这几种类型中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是逐次递减的。文章通过对服装业、自行车制造业、电子产业等产业的具体分析,力求阐明全球产业链的动态发展机制。
研究方法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调查国际产业链现状的基础上,作者创建一种新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型,基于以下三个关键变量:
(1)信息和知识转移的复杂性需要维持一个特定交易组合,尤其是对产品和流程规范有严格要求的交易下。
(2)信息和技术的流转程度,以及进行流转所需花费的投资数量。
(3)能够达到交易条件的潜在供应商的能力大小。
这三种变量在不同类型的治理类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从市场型到垂直一体化,供应商的自主性被不断削弱,受价值链上游企业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需求方与供给方的力量对比越来越畸形,;当然这是由于特定行业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产品的规格高、技术性强、就必须要求需求商对供应商的严格监管。
然后作者针对自己划分的五个类型赋予这三个变量不同的值,结合相应的产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自行车制造业作为一种传统的轻产业,从最初的一个企业涵盖整个生产过程的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专业化生产模式。生产过程的分散化使得生产链上下由企业专注于自身生产研发能力的提高、产生规模效应,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在对服装业的研究中,东亚的服装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啊五十年代中期,并相继在日本、香港和韩国、台湾、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其运作模式也已经从原来的仅仅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到现在的全部外包的合作型模式。尽管有服装贸易配额制的影响,但是那些拥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还是会凭借成本优势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供应商。而在农产品领域,采购商和供应商从原先松散的市场型演变为更加紧密的合作型模式。因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面临着一系列的监管,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省监管成本,也有利于提升产品品牌效应,从而使得参与商在不断紧密的合作中获利。而在电子产业领域,企业之间的关系正向模块化的运作模式迈进,企业之间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和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多的是靠双方的生产合同来维系。
最后文章总结,全球价值链组织模式的根源是产品自身的性质,因为这些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中需要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协调配合,单一企业的个体生产一般不能独揽全部的生产流程,就算有也会产生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价值链的治理权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上游的企业手中,他们拥有核心技术、或者完整的营销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低价格的供应商。另外生产过程的分散化也是发达国家企业为规避贸易保护、降低贸易风险的手段,将非核心过程外包出去,有利于节省资金并集中于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另外对供应商的选择和培植也是十分重要的。
感悟
在王老师的导论课时就对全球价值链的话题很感兴趣,这一理论为全球化贸易和生产的全球化分散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角度,并针对当前全球经济中出现的垂直一体化生产、外包活动的盛行进行探讨,主要从全球价值链治理方面探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产业转移,生产组织问题,并提出价值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