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型城镇规划设计体系文本来自中研智业集团业务咨询:中研智业集团·工程院为各城镇提供以下服务:城镇发展规划:新型城镇发展规划、城镇产业发展规划、产城一体化规划、统筹城乡规划;城镇规划设计: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生态城镇规划设计、风貌特色规划设计;城镇专项规划: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智慧(数字)城镇规划、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一、新型城镇化背景及意义党的“十六大”开始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在持续推进城镇化和实践中,新型城镇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已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力。目前,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特色不明显、承载能力差及发展方向不清晰等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双二元结构”、“城市病”、“大跃进”城市化、被城镇化等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新型城镇化涉及城镇化步伐、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鉴于此,依托中研智业近年来在产业发展研究、城乡规划设计、城镇体系规划、工程规划、土地规划设计等方面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发展规划、规划设计及专项规划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解决方案,整合有关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生态、经济、人文等重大问题,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法和路径,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走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人口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问题,即“半城镇化”或“伪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提出以人为本,通过改善城镇居民的创业就业条件、休闲文化场所、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农民进入城镇并融入城镇生活,切实增进人的幸福感,推进人的城镇化。在“人的城镇化”根本要求的指导下,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以下特点:(一)城镇发展产业化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其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发展,应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加强城镇间及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和融合,积极打造集聚效益佳、辐射能力强、城镇联动紧的新型城镇;在城镇产业发展基础上,推进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口集聚,配套发展公共服务。依托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创造更多、更稳定的就业机会,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具备造血功能,城镇化发展更具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城镇建设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以生态文明引领、支撑新型城镇化,能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与建设,应注重城镇化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深入融合,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并充分利用城镇现有资源物质基础,组合城镇内部各资源要素,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市群的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从而使城镇化的速度、规模、强度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三)城镇服务均等化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差异大、城镇化建设与公共服务不协调,城乡之间、进城农民工与市民间的公共服务不平等是新型城镇化最大的挑战之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科学规划,切实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及进城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的衔接配套,并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管理水平,突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城镇运行智慧化智慧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以知识经济为中心,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于一体,以智能化服务使城镇的管理更具备系统化、安全化,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城镇发展智慧化涉及到楼宇的智能化、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企业管理、智能服务等领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数字网络,通过加强智慧产业、智能产业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发展的智慧环境。同时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智慧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镇投资环境更宽松、更公正,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更加低碳节能和环保。三、新型城镇化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