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措施
企业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措施
邹伯安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 300280)
[摘要] 本文通过认真分析网络舆情特点,提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方案,以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网上不稳定因素,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关键词] 网络舆情;特点;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59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21- 02
互联网作为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具有快捷性、普及性,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成为引导社会舆论和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阵地。当前,网络舆论多元多变,舆情复杂,热点密集,网上言论空前活跃,民众关注的各类诉求和情绪会在网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互联网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热点,掌握各种预警性、行动性网络舆情信息,认真分析网络舆情特点,提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方案,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网上不稳定因素,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为企业提供第一手网络舆情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维护企业稳定和人心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主要通过网站、电子邮件、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维基、微博、微信、腾讯QQ、新浪UC、麦圈等多种即时聊天工具等途径转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以及自由性、即时性、交互性、匿名性等诸多特点。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这些特性,使得网络舆情在表达和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区别于现实舆情的特点。
自由性与丰富性
由于互联网信息转播的自由性、便捷性等,民众表达舆情的意愿更加强烈,表达渠道更加畅通,传播速度也更快,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出现了分布于社会各处的意识传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诉说呈现辐射状态,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极为丰富。
隐匿性与外显性
相对于传统信息传播,网络舆情的传播也同样具有隐匿性。正是由于这种隐匿性,人们无需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因为某种顾虑而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态度,在网络匿名的状态下,人们可以畅所欲言。通过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能够较为清楚地推断出他的情绪和态度,这种外显且较为真实的舆情,尤其是涉及敏感问题的舆情,在现实中并不很容易捕捉,这也就使得网络舆情具有更强的外显性。
情绪化与非理性
随着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直接影响每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生活节奏加快、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竞争加剧等问题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流行。但是民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得到展现。客观地说,民众的舆情表达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但是相对缺少理性,甚至有偏激的情绪或态度,这一旦形成规模和普遍现象后,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个性化与群体化性
舆情的主题是民众,舆情表达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