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长沙县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17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沙县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doc

上传人:cxmckate6 2019/7/26 文件大小:4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沙县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沙县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2010~2020)目录第一章慨况一、规划背景二、区位及规划范围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期限及规划原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期限三、指导思想四、规划原则五、规划控制单元划分六、千人指标的情况第三章县城住宅开发情况调查及存在问题第四章生均用地与学校建设规模标准一、生均用地标准二、学校建设规模标准第五章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及用地规划一、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及用地规划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七章规划实施步骤及实施措施一、规划实施步骤及措施星沙新城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一期第一章概况一、规划背景长沙县教育局于2005年委托长沙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长沙县县城中小学校建设用地规划(2005~2020)(初步成果)》,规划实施到现在已有5年了,中小学专项规划填补了长沙县教育规划的空白,为长沙县县城学校发展建设描绘了一张宏伟的蓝图,并为城市规划的公共设施配套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改善长沙县县城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新扩建学校、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争取了主动权,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近几年县城城市建设的大步推进,长沙县县城发生了巨大变化,县委、经开区、县政府将县城学校配套建设纳入了城市发展整体规划,新建了7所中小学(其中松雅湖中学和中南小学正在抓紧建设),基本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问题。但随着城市的扩容提质,入住人口的大量增加(每年新增小学生1600人左右),义务教育资源依然紧缺,学校布局不合理,各类教育配套不完整,部分区域学生入学难问题开始显现。2008年长沙县教育局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中小学规划建设,决定对《长沙县县城中小学校建设用地规划(2005~2020)(初步成果)》进行修编。经过08年近两个多月的现场踏勘及单位调查、2010年近一个月的补充调查,收集到大量资料,现将现状情况整理分析及星沙新城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一期设计汇报如下。二、区位及规划范围长沙县位于长沙市东部,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长沙市将沿湘江、319国道两条生长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主、两次、四组团”的空间结构,(),,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人。依据《长沙县县城总体规划》,本次规划范围为东至外环快速路,南抵机场高速公路,西与长沙市芙蓉区、开福区毗邻,北以捞刀河、滨湖中路为界,包括长沙县星沙、湘龙、泉塘三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榔梨镇的龙华村、三合村和大元、土岭、陶公庙三个社区,黄花镇的华湘、茶塘两个村。,,。综合考虑松雅湖片的建设发展,为了指导松雅湖片下一阶段的规划,本次将松雅湖片14平方公里范围内、预计人口规模8万人进行学校配套控制。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期限及规划调整原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订);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5、《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6、《长沙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7、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长政办发[2007]12号“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8、《长沙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9、国家及地方其它法规规定;10、长沙县县城已完成或正在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11、《中共长沙县委、长沙县人民政府关于率先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二、规划期限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三、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关于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坚持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四、规划原则1、坚持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原则,布局合理,扩大办学规模,做到既相对集中办学,提高学校规模效益,又有利于义务阶段学生就近入学,逐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