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循环农业层次性划分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循环农业层次性划分研究.pdf

上传人:实用文库 2015/1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循环农业层次性划分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循环农业层次性划分研究1
冯永忠,杨改河,陈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层次性是指导循环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对指导不同层面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作用;本文以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市场化程度为依据,整体性和系统性为
原则,将循环农业的发展划分为个体、集体和区域三个层面,并分析了每一个层面上循环农
业三原则的特征。
关键词:循环农业;层次性

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循环是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1,2],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
层次性即循环圈层的范围或者循环的等级。根据生态学原理,在研究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根
据研究经济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3],将其划分为企业个体、企业群体、企业间作用、
产业群落、循环经济系统五个层次。循环农业经济问题同样面临这层次划分问题,如何科学
的划分循环农业的层次(系统或者等级),对研究循环农业物质流动和资源利用效率、科学
指导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设计意义重大[4]。
1. 循环农业发展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原则
同样在研究循环农业经济问题时,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
文化等环境特点进行科学的划分,将其划分为农户层面、农村社区层面、自然村镇层面、县
省级行政区域层面、自然地域等层面。根据那些依据和那些原则,如何进行循环农业层次性
划分,尤显重要。
循环农业层次划分依据
循环农业的层次划分问题属于循环农业发展的等级问题,循环农业是一项涉及农户、社
区、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系统科学,根据系统等级性划分原则,循环农业的等级划分可以依据
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结合农业经营体制或者经营模式来划分。
(1)农业生态系统划分依据
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模式之一,根据其功能和特点,循环农业仍然属于农业生产的范
畴,仍然有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物质生产资料的基本功能,基于这一理论,循环农业在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方面仍然处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范畴,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系统等级仍
然在这一范畴之内。因此,农业生态系统的等级性是循环农业等级划分的依据之一。
(2)农业经营体制划分依据
农业经营体制或者农业经营方式的不同,循环农业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式、流
程、路线长短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相同,当前我国采用农村个体承包连产责任制的土地经
营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基本上属于小农经济,因此,作为最小一级的生产单位,在其内部同
样构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同时,我国又建立了以生产队、村镇等为单元的集体经
济模式,尽管该种模式的约束一度减弱,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农业集体经济仍
然有其发展的市场。因此,不同组织层面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构成循环农业的等级层次。
(3)农业市场化程度划分依据

1 本课题得到农业结构调整项目(06-07-05B),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5K01-G17-03),陕西省重大科技
专项计划(2006kz09-G5)的资助。
-1-

一般来说,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越低,其组织水平、发展规模的等级和层次越低,在传统
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封建小农经济社会,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为零,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生产者和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