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oc

上传人:drp539609 2019/7/28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述:【掌握2点】(COPD)是一种具有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肺功能加速下降。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有密切关系。一、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补充内容) 【掌握2点】 (与慢支发生关系最密切、是慢支最主要的病因);感染(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的最常见的细菌为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球菌,其中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是慢支急性发作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大气污染;环境变化;内因(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等。各种致病因子首先作用在纤毛-粘膜系统,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脱落,鳞状化生,腺体增生、肥大。注意早期特点: (1)主要的病理改变: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2)呼吸功能最主要的变化:小气道(内径<2mm)功能异常,闭合容积增加。(3)最敏感的指标:动态肺顺应性(指在气体流动时测定的肺和胸廓的顺应性,是慢支有小气道阻塞时,最敏感的肺功能检查指标)降低,呼气流速减低。(4)肺功能其他检查:最早出现流速-容量曲线降低。(5)X线:多无异常。随着病情的进展,支气管周围组织增生,气道变窄、阻力增加和气流受阻,且可逆性越来越小,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发展为肺气肿及COPD。 ★★★【掌握2点】(1)症状:①咳嗽、咳痰。咳嗽、早上重、白天轻;急性发作时加重;咳痰早上多、白色黏液性或泡沫浆液性,感染时痰量增加、黏液脓性。②喘息。喘息型患者有支气管痉挛,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支最常见的并发症)时可有气促。(2)体征:急性发作时有散在干湿啰音,咳嗽后减少或消失:喘息型可有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掌握1点】分型(1)分型:喘息型;单纯型。注意没有混合型。(2)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掌握3点】(1)X线:早期无特异性改变(2)呼吸功能:早起病变局限在小气道,闭合容积增加,动态肺顺应性降低,呼气流速减低;晚期大气道受累,阻塞性通气障碍,最大通气量降低。 ★★★★★【掌握1点】连续2年,每年持续3个月。主要依据是病史和症状。主要标准: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就可以诊断;如果每次持续不到3个月,X线或肺功能异常也可以诊断。 【掌握2点】、(是最主要的措施),祛痰、解痉平喘。注意:年老体弱的病人要避免使用强镇咳药物,如***。 ,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控制感染。 :不恰当的措施是长期连续应用抗生素,以求彻底治愈。 。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补充内容)【掌握7点】 。 :机体缺氧--V/Q比例失调。 :肺气肿型(PP型、)、小叶中央型支气管炎型(BB型):、混合型,最常见的肺气肿病理类型为小叶中央型。 ,阻塞性肺气肿最早出现的变化最大通气量降低。 ①症状: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②体征:望、触、叩、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临床分型为红喘型(肺气肿型)、紫肿型(支气管炎型)、混合型。 %。 。主要措施为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表12-1肺气肿型(PP型),支气管炎型(BB)临床肺气肿型PP(A)红喘型支气管炎型BB型(B)紫肿型病理全小叶型小叶中央型(最常见):特点为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外周正常。年龄、体型年老、体型消瘦年龄相对较轻、体型肥胖临床表现呼吸困难重,无紫绀,无明显缺氧。呼吸道感染症状少,咳嗽轻。一般无右心衰竭。呼吸困难较轻,但紫绀明显,常伴呼吸道感染、咳嗽较重,易发生肺心病、右心衰、呼衰。X线表现心呈垂位,心脏狭小,肺气肿明显,肺纹理少,透明度↑,(净肺)心脏扩大,肺气肿相对轻,肺纹理增多,紊乱,(脏肺)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慢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FEV1/FVC(用力肺活量)%(一秒率)<70%及FEV1<80%预计值者,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4点】--SIgA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