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溶解度 溶液浓度 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溶解度 溶液浓度 教案.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9/7/28 文件大小:2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溶解度 溶液浓度 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本概念: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种溶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是否饱和是相对的,改变温度、溶剂的量等因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用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的浓度。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形成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溶质的克数。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单位为克。一般用固体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大小来衡量其溶解性。a、讨论固体的溶解度需注意: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③达到溶解平衡(饱和状态)④单位是克(g)b、相关计算公式(见有关计算)c、×105Pa时,1体积溶剂里达到溶解平衡时溶解的气体体积数(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变大。溶解度曲线:将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表示出来的曲线。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过饱和溶液,即该溶质有剩余;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如:上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①当温度25℃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②当温度<2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③图中P点表示KNO3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④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克。结晶的两种方法(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缓升型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的提纯。(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陡升型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的提纯右图中分别是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看出:对于t1℃时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当由t1℃降到t2℃时,硝酸钾可析出()克,而氯化钠析出的量远小于()克。因此,对于硝酸钾和氯化钠(含少量)的混合物,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就可使硝酸钾析出,而大量的氯化钠依然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一般先将制得的不饱和溶液高温蒸发一部分溶剂后,使它变为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分离。还可使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即把过滤出的晶体再溶解,再一次结晶然后过滤,可反复操作提高晶体的纯度。主要仪器:蒸发结晶: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冷却结晶:烧杯、过滤所需仪器。冷却结晶的主要步骤:溶解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析晶→过滤→洗涤→烘干过滤结晶适用范围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使纯净结晶与母液分离。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依据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或过滤层,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或过滤层。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而达到分离目的。主要操作制过滤器、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举例粗盐提纯分离NaCl和KNO3形成的混合物物质的溶解:1、溶解过程:溶质分散到溶剂里形成溶液的过程。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 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中放出和吸收热量的相对大小。例如:浓硫酸稀释溶液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2、溶解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溶解速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