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民主第一次真切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街上看到满目的24个醒目大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一名理科生,仿佛对国家政治并不显得那么敏感,国家的各种政治主张各种政策只有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老百姓,我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国家的主张和政策是这样执行的。但是,升学研究生后,由于在升学考试中,大量的学习和掌握着政治这门学科,对国家政治又有了一个新的层次上的思路。后来又经过社会上的、学校里面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对此又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认识。在这24个如此高浓度浓缩的号召中,我仿佛看到了中央的决心和力度,这24个字多一个字显得臃肿繁复,少一个字则又显得整体意识不清晰,很明显,在总结出这24个字的背后,是花费了很大精力去思考去研究的。在这宝贵而充满智慧的24个字中,我对两个词的体会是非常的丰富,这两个词就是“富强民主”。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必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上面这段话是从党的十八大中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字面解释中节选出来,短短一段话,其中有很多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去认真挖掘。经济建设,这四个字一直都是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及的,不管是什么媒体什么会议,第一目标都是必须将经济发展起来。繁荣昌盛,表明了国家对现在以及未来的中国的美好希冀,因为我们知道,近代的中国是忍辱负重的,经历了炮火洗礼,政治斗争,每当国家在岌岌可危的时候,总有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将祖国重新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在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中一定会繁荣昌盛。幸福安康,则是得曾经有句诗这样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寥寥数字仿佛将以前封建主义统治阶层的丑陋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现在正在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完全应该对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体系充满信心,相信老百姓一定能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我们曾经强大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会挽弯弓射大雕,他的铁骑,踏平了当时世界上的近半土地。康熙盛世,中国的经济产值甚至逼近了世界的一半。但是,这些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除了那些所谓的历史文物,和可以茶余饭后讨论的谈资,似乎并没有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更不谈改善我们的生活。俱往矣,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制度是封建主义,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是当权者的国家,天下寸土,莫不是皇土,老百姓只是当权者的工具,达到他完完全全统治国家的一种工具。终于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被推翻,最终成了一朵小小的浪花。民主,这个被反复提及的词,这个从未被冷落的词,这个从几百年前一直被热议的词,一直以来都有着无数种的理解和解读。西方国家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我们不同,我们的理解很简单,那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多么质朴的六个字,要想做到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从封建主义制度转型过来才百来年,而西方资本主义盛行早已两百多年之久,所以无论从制度的完整性还是制度的人性化都暂时赶不上国外。但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领导人有着绝对的决心和信心,随着这些年的不断发展,过去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们正变得自信,自由。社会上的那些正能量,好人好事愈来愈多正是像我们证明这个时代的伟大,鲁迅笔下的那些麻木不仁的人,黑暗的社会正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我们不能骄傲,现在的成绩是几代人默默付出得来的,我们要珍惜,要保护这样的生活不被心怀不轨的人所破坏。民主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这句话其实我以前一直都不怎么明白,因为在唐朝的太平盛世似乎也被称作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朝代。但是,从社会制度的根本来说的话,社会主义更加具有优越性一些,因为封建制度终究有一些东西无法跨越,而且,那时候的幸福,也只是相对的幸福,而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幸福,则是一种绝对的幸福,一种共产的幸福,所以我们完全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好好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作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这个社会的了解还不多,对过去的事情也不太清楚,对过去的事,更多的是从父辈或者爷爷辈的老人那里听来的,那些的黑暗的时期,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我们90后曾经被称作祖国的花朵,我们都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所以我们又是责任重大的。网络上曾经无数的流言蜚语都对我们90后不看好,认为我们垮掉的一代,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丰富的物质条件导致我们似乎一直被认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但是我们丝毫没有被这些误解所打倒,我们需要的不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