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长江三角洲区域研发联盟构建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江三角洲区域研发联盟构建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江三角洲区域研发联盟构建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江三角洲区域研发联盟构建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本课题省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选题
本课题的研究主题是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与跨国公司加大研发强度的双重约束下,通过构建长三角地区的研发联盟来提升本土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对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即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在长三角地区构建涵盖各种所有制和规模的企业、联系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研发联盟,有效防止在新一轮自主研发过程中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提升本土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在与跨国公司以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2)研究述评:区域层面构建研发联盟是现有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
,等(1996)总结了企业研发联盟的几种形式:权益性合资、研发合同、联合发展协议、特许协议等。Hagedoorn (1996) , Narula (1999)指出合资形式的研发合作由于高失败率而不再流行。合同形式的R&D合作,如联合研发协议(joint R&D pacts)和联合发展协议(joint development agreements)等,逐渐成为企业合作的主流。对企业之间研发联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发联盟的机会主义行为和联盟的稳定性研究。Harrigan (1988)认为合作伙伴在规模、技术以及国籍方面的相似性提高了联盟的稳定性, Sinha和Cusumano(1991)将合作伙伴之间的互补性引入对合作研发联盟的研究中。Veugelers(1998) 对合作研发的文献作了系统的综述,总结了合作R&D稳定性的相关研究。第二,研发联盟的资源投入和风险分散的研究。Blecke(1991)等人认为应该避免联盟成员平分收益的分配形式,Amaldoss(2000)进一步发现在相同功能领域联盟中,当市场回报率较高时,平分收益与按投入比例分配类似,都能够获得较高的合作伙伴投入;而在并行研发联盟中,平分收益所能获得的资源投入量始终低于按投入比例分配的情况。第三,研发联盟中知识和研发成果的共享机制研究。比如,T. Khanna (1998) 提出了一个公司进行合作的资源配置决策过程模型,D' Aspremont等(1988)则在具有技术外溢特点的双头垄断的合作R&D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在国内的研究方面,吴海滨等(2004)通过对研发联盟内成员的关系和交互作用的分析,研究了合作方在知识的开放和保护这两种战略上的选择依据、结果和影响因素。任声策、宣国良(2005)引入学****因素,利用互补因子的变化解释了合作研发为什么常常不能够维持较长时间,而通常采取松散的合作方式。通过分析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微观机制,汤建影、黄瑞华(2005)从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强度、企业的组织学****能力、技术知识的壁垒属性、伙伴间的相容性水平等方面探讨了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但是,以上的国内外研究总体上都是基于企业层面的研发联盟研究,并不涉及区域层面研发联盟的构建,也不涉及到政府对研发联盟的政策问题,在长三角的区域层面上建立研发联盟、进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进行新的制度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思路、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1)本课题的研究视角与重点
本课题的立论基础存在四个立足点:
第一,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趋同,使得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