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EMI测试33抗扰度.ppt

格式:ppt   大小:1,070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EMI测试33抗扰度.ppt

上传人:cjc201601 2019/8/2 文件大小:1.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EMI测试33抗扰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子产品电源的电磁兼容设计 EMCdesigntechniques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products恩宁安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徐强华第一部分:::(EMI)(EMS)测试目录*第四部分:: :现场问题解答第一部分: (简称EM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名词术语标准IEC60050(161)《电磁兼容术语》的解释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能力。:由骚扰源、耦合路径以及接收器(敏感电路)组成:1、骚扰源抑制2、在耦合路径抑制骚扰3、:第二部分: 、-、试验、调整、工艺、应用等阶段。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的设计实质,是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如何实施的问题。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包括:PCB合理布局、屏蔽、滤波、合理接地等。随着电子系统的集成化、综合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措施的应用往往会与成本、质量、功能要求产生矛盾,所以我们必须权衡利弊研究出最合理的措施来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电磁兼容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电子、电器产品内部的干扰来源于寄生耦合,抑制电子设备内部干扰在于抑制形成寄生耦合公共电抗的那些寄生参数。在电子、电器产品的同一个电磁空间内,电路布置应遵循强、弱电分开的原则。在实际布线走向布置时,将各种工作频率的传输线分开。改良产品的设计方略,从线路布置,外壳屏蔽等方面,控制噪声传输路径的数量,由多到少。电磁兼容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2、在产品设计开始时应使噪声源在保证产品或设备所固有的电气性能的前提下,控制噪声源的直接发射强度,由强到弱。选用先进的电子电气线路,去除产品不必要的附加性能,控制噪声源的数量,由多到少。同时应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电磁现象,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在电路板上留下抑制器件的位置等。产品试制时,在产品符合电磁兼容性前提下,通过试验逐一将价格较为昂贵的元器件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