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中国的“李宁”们为什么没能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doc

格式:doc   大小:12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的“李宁”们为什么没能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doc

上传人:gyzhluyin 2019/8/3 文件大小:1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的“李宁”们为什么没能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的“李宁”们为什么没能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中国的“李宁”们为什么没能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中国有那么多体育品牌,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诞生出“耐克”或“阿迪达斯”。本来李宁或许说是有希望的,和耐克一样,同样是运动员出身的创始人,甚至比耐克的创始人头上的光环更大,曾经也拥有国内市场第一的占有率。后来,很多“李宁”们纷纷崛起,甚至有的还赶超了李宁,但最终也没有形成气候。     知名度与店铺数无关      首先从历史上,我们和国外的耐克或阿迪达斯有差距。阿迪达斯成立于1948年,耐克成立于1972年;而李宁成立于1990年,安踏成立于1994年。单从“年龄”上比较,我们就不占优势。     再者,在对于体育品牌如何打造知名度的认知上,中国的“李宁”们存在误区,一直是在用销售额来打造知名度。所以,中国的体育品牌很在意店铺数量的扩张,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多开店、多销售上,相对于国外品牌来说,很容易忽略每一个单店的经营水平和每一件产品的质量。体育品牌的受众人群和其他消费者是有区别的,他们不会看哪个品牌的店铺数量多就去购买其产品,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功能性、舒适性等这些方面。     “万店计划”其实对国内体育品牌来说,是弊大于利的。首先,为了迅速扩充店铺数量,就不可避免地将一些店铺的位置、品质、加盟商质量等这些重要因素舍弃,而耐克和阿迪达斯则更注重店铺的质量,比如说位置的选择、店铺的水准、对加盟商的精挑细选上等等。速成的方式必然导致品质和品味的下降。并且,几千家店铺这个数字大多是指开在国内的,在国外开店的中国体育品牌屈指可数,影响力就更谈不上了。     奥运营销是“小众”     从事件营销上来看,耐克和阿迪达斯占据着世界上最有商业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赞助权。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奥运会并不是全世界最有商业影响力的赛事,只能将其归类为“小众”赛事。其实,在欧美,足球、篮球、超级碗(Super Bowl)才是最具人气和最有商业投资价值的大众体育比赛。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欧洲冠军联赛,,UEFA(欧洲足球协会联盟)的统计数字表明,有至少220个国家的观众观看了切尔西和拜仁的碰撞,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观众总计达到了大约3亿。这是目前为止2012年吸引观众最多的体育比赛。而在2月份结束的新纽约巨人队击败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超级碗比赛中,。      中国体育品牌参与的事件营销现在还大部分停留在“小众”赛事上,在欧洲冠军联赛、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这些欧美主流体育赛事的赞助商名单和赛场上,很少看到中国体育品牌的影子,而耐克和阿迪达斯则完全占据了这些比赛中大大小小的赞助。因为我们的体育品牌不能占据国际主流体育赛事的赞助权,所以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自然要弱。     对设计和研发奉行“拿来主义”     对于体育品牌来说,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投放在科技研发上的财力和时间要够多。国外的体育品牌为了开发某个产品的一项功能,可能会花费10年的时间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研究,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品牌更愿意奉行“拿来主义”。     刘翔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上,以12秒97获得冠军,创造了今年世界最好成绩;但你是否注意到了他脚上的鞋子和那身战衣———由耐克为刘翔设计研发的战靴、战袍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