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b6785 2015/12/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水气污染及其成因
选修六(人教版)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蓟卫萍邮编215127
第一节水气污染及其成因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蓟卫萍邮编215127
设计思想
本章主要讲述环境污染与防治。目前,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地理学科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即环境自净能力,环境问题就产生了。因此,本章教学一定要抓住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本教案选取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来设计。“水资源”这部分知识在《必修1》中详细讲过,学生对水源补给、水循环等知识已系统形成,通过对“城市化”的学****对水污染也略知一二,借助这一优势,前半部分教学主要以课堂活动的形式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对于“水污染的成因”这一部分内容,老师要借助资料加以总结归纳。本节内容设计二课时,第一节课讲述课本知识点;第二节课根据课后作业,展开一次关于环保的主题班会。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水污染及其成因,教材首先介绍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先明确定义“环境自净能力”的概念、及其类别,然后由案例“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阐述净化机理,接着介绍水污染现象,即从我们日常最熟悉的“水花”“赤潮”这两种污染入手,来分析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最后分析海洋石油污染。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其污染源和危害是本节第一个重点。最后要分析归纳出水污染的防治,这部分内容课本没有单独成章讲述,因此需要老师依据案例着重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水污染成因。
,学****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能力目标:
、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
、资源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生活事例来了解水污染及其防治;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电视新闻资料、相关报刊杂志资料、景观图片资料等),将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动画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水圈是地球四大圈层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水被称为生命之源,是地球生命保持平衡和发展的保障。然而令我们感到痛心的是水圈原有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各类水污染困扰着人类。
(打出一些有关水污染的图片)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板书)
[讲授新课]
(通过投影显示中国重要的大江、大河及湖泊水污染事件资料)
通过投影我们了解了水污染带给人类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水源为什么会被污染?什么叫环境的自净能力?其机理是什么?什么现象被称之为水污染?水源污染物有哪些?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结合案例了解相关内容:
(问题展示)用多媒体展示上面提出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