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员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断探索组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工程,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代代传承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人类进入终身学习时代,学习既是个人成长的基础,更是领导干部推动地方发展,推进国家创新的基础。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敏锐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提高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若不愿学习或不善于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会耽误自己、贻误发展,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要求广大党员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和领导水平,才能真正做好人民的“公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中央党校校长xx日前指出,党内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情况总的是好的,但一些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学习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有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些党员干部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重视毛泽东提倡的读“无字之书”,读无字之书即向社会学习,作实际考察。他说过:“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读无字书,考察社会,这是他一生都非常重视的学习方法。毛泽东一生做了大量社会调查、考察,这对于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杜绝少数党员刻意曲解“无字之书”,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热衷应酬、忙于事务,装点门面、走走形式,心浮气躁、浅尝辄止,食而不化、学用脱节。”在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的背景下以读“无字之书”说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更深入的坚持向实践学,深入实际、总结实践,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汲取营养、提高能力。更深入的坚持向群众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更深入的坚持以推进工作、推动发展为中心,以正在做的事情为课题,着眼于科学理论的运用,着眼于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研究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不断取得新成就,实现新发展。按说学习应该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底线”,只有学习才能实现世界观、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人生价值的提升。而有的党员干部“忙关系”、“忙私事”、“忙应酬”、“忙享受”,不想“当学生”,没有“空杯心态”,不善于在时间安排上把握分寸,不善于腾出时间学习、挤出时间思考。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不妨动笔自己写文章,做到紧跟形势学,系统重点学,结合实际学,针对盲点学,突出难点学,带着问题学,领着课题学,学出真知,学出乐趣,学出意义,学出境界。要多实践,多调研、多总结、多创新,用真知丰富自我,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争做学习型党员。 2012年新党员学习心得体会在党小组会议上,我们学习了xx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及《人民日报》八论认真学习xx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等学习材料。学习后,感触颇深。xx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报告全面系统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十七大一定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提出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