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8/6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等式的性质》(课程标准要求)《 不等式的性质 》是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不等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矛盾统一体。数学关系中的相等与不等是事物运动和平衡的反映,学****研究数量的不等关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不等式的性质”是学生学****整个不等式知识的理论基础,为以后学****解不等式(组)起到奠基的作用。 :掌握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并能熟练的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通过类比,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探索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同时提高新旧知识的迁移学****能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通过引入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在知识掌握上,学生已学过等式的基本性质,许多同学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深入浅出的分析。教学重点重点:熟练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难点: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理解和熟练运用难点教学方法教法: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采用类比法,引导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学法:本节课的学****以学生动脑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前反思本节课的重点为不等式的性质,先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类比等式的性质探究不等式的三个性质,重点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区别与联系,会应用不等式的三个性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已知老师的年龄为a,学生的年龄为b岁,则有a>b,五年前老师的年龄为导入岁,学生的年龄为岁,不等关系表示为,十年后老师为岁,学生为岁,不等关系为通过此情景你有哪些发现?填空回答问题,并思考通过此情景能发现什么由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调动学****积极性诊断学****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现在一起回顾一下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等式的性质1是什么?等式的性质2是什么?老师提问并总结等式的性质学生回顾等式的性质,并填在学案上,课堂提问学生通过让学生复****回顾等式的性质,为本节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学****做铺垫探求新知类比等式的性质,思考不等式有类似的性质吗?问题1:通过情景引入中的实例你能得到哪些结论?给出课件上的表格,比较表格中的不等式7>4,7+5>4+5-3<4,-3-7<4-7,你能发现不等号的方向的规律吗?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b,那么a+c>b+c(或a-c>b-c)例:“>”或“<”填空:(1)a+3_____b+3;(a<b);(2)a-4_____b-4(a-b>0);2.(1)由x-5>-1,不等式两边都加5,则X___4,根据(2)由x+3<4,不等式两边都_____则x___1,根据问题2:已知5>3,用不等号填以下式子的不等关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每小组派代表发表结论通过表格进一步探讨不等号的方向学生尝试归纳不等式的性质1,填学案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完成例题由之前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