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9/8/6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谈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一种切实可行而又效果明显的学前教育手段。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既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但在现今幼教实践中,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现今家园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和家长态度上不够积极家园合作中,家长和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双方对各自分工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幼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上,“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教师管”。幼儿园的活动多是教师组织发起,教师往往是活动的主要指导者,家长多是被动参与,且参与活动的目的不明确。(二)教师和家长交流地位不平等平等是合作的基础,缺乏了平等,教师和家长间就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家园合作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一方面,有些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仅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而家长也盲目的把教师当做了权威,对自己的想法缺乏信心,不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意见。另一方面,家长的地位高于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家长的服务者,处处避免与家长发生冲突,与家长的交流则成了“工作汇报”。以上两种不平等倾向的出现,导致家园合作趋于表面化、形式化。(三)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方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全面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目的,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而错误地片面地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会导致教育的失败。误区一:片面的错误观念:有的幼儿家长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幼时主要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误区二: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不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对孩子或过分溺爱与保护,或过分严厉经常打骂;也有部分家庭因三代同堂等原因,造成了教养孩子的不一致等等。上述家教误区的存在,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矛盾,出现家教效果抵消幼儿园教育效果的现象。(四)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幼儿教师在家园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家园合作不够深入,教育效果有限,教师作为主导方,仍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引导家长更好的配合、参与、帮助决定幼儿园各项事务。二、进行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探索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中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家长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践还表明,现在有不少幼儿家长不仅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阅历,而且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