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节能减排!!.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节能减排!!.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9/8/8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节能减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节能减排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005年,节能减排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并提出到“十一五”末,我国万元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今年4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那天晚上,柴宝成高兴得一夜未睡着觉。“搞节能减排,不是一时一事的事,贵在坚持做下去。”4月7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2011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主要表现在治污减排的压力、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西方对中国的环境压力继续加大4个方面。***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我国环境压力不仅有来自内部的压力,也有来自外部的压力,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环境压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反而有趋紧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治标或许有所成就,但是尚未触及到根本,因此,治本仍需努力。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带动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环境挑战越来越严重。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承受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问题已经与政治问题相挂钩,国际局势对中国环境市场的施压越来越大。一方面要削减长久以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物,一方面要控制经济发展中产能释放制造的新污染物,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环境,压力不可小觎。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我国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已超出我国的环境容量。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期间将有明显的提高,城市的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要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非常艰难。***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环境工作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需求将达到4500亿,一系列的节能环保产业政策,作为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从经济方面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改善环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看,当前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困难很大,不断发生的污染事件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决不可掉以轻心。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调动一切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会议对下半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做了部署。(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对重点地区和行业要实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坚决纠正各地违反国家规定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的优惠政策。(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抓好火电、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水泥等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三)依靠科学技术,着力抓好重大节能减排工程和重点污染治理工程,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加大“三河三湖”和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治理的力度。(四)加快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等经济杠杆和法律、行政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五)加大节能减排工作执法力度,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当前特别要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整治,一经发现,就要严肃查处,决不手软。(六)认真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参加国际谈判和对话,深化国际合作。(七)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八)加强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各地区、部门和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和先进典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那些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恶劣现象。(九)健全节能减排责任制和问责制,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监督和奖惩制度。会议审议同意《2007年各部门节能减排工作安排》、《2007年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安排》、《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会议认为,1993年10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