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纺织品前处理(培训课件).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纺织品前处理(培训课件).doc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1/10/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纺织品前处理(培训课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纺织品前处理
去除各种天然杂质;
(2)浆料和沾上的油污
(3)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满足后续染整加工的要求
(2)提高柔软性,改善织物品质
第一节棉织物的前处理
前处理的好坏对成品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前处理加工常常被成作VIP工序
一、原布准备
包括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等工作
(1) 原布检验
检验质量、发现问题,保证成品质量、避免损失
检验内容
原布规格:长度、幅宽、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强力等指标
原布品质:缺经、断纬、跳纱、棉结、油污纱等
(2)翻布
分批:以订单为批号进行分批
分箱:每批布又可分成若干箱,便于加工输送
根据设备加工容量确定,一般为60~80匹
摆布:人工将布匹堆放在堆布板上,将两个布头拉出,布边整齐、正反一致
打印:在每箱布的两头上打上印记,标明原布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翻布人代号等
(3)缝头
下机坯布 30~120m
将翻好的布匹逐箱逐批用缝纫机连接起来
环缝
平缝
二、烧毛
绒毛影响:
成品光洁度变差、容易沾染尘污等
毛羽脱落,染色不匀,印花轮廓不清
烧毛:
将平幅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去除绒毛。
机理:
布面上分散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
布身比较厚实,升温较慢,当织物温度尚未升到着火点,已经离开火焰
既烧去绒毛又不损伤织物
烧毛设备
气体烧毛机、热板烧毛机和圆筒烧毛机
织物穿布路线
只烧正面
两面都烧
烧毛方式
灭火装置
灭火槽盛有热水或退浆液(稀烧碱或酶液)
干落布:蒸气灭火箱
刷毛或除尘方法
烧毛工艺
在使火焰具有足够高的温度,合理加快车速§车速:稀薄织物120~150m/min,厚密织物为80~120m/min
纯棉织物:透烧法
涤/ 棉织物:切烧法,吹冷风和冷水辊
纺织涤纶受热性能发生变化,涤纶绒毛熔融成小球,染色形成疵病
烧毛质量评定
5级制标准,采用目测检查法对烧毛质量进行评级
1级未烧毛坯布
2级长毛较多
3级基本没有长毛
4级仅有较整齐短毛
5级毛烧净
三、退浆
经纱上浆主要用的浆料有三大类:
淀粉(变性淀粉) 聚乙烯醇(PVA) 聚丙稀酸类
应用
纯棉和粘胶纤维变性淀粉
涤棉和涤粘等聚乙烯醇和变性淀粉的混合浆、变性淀粉和聚丙烯酸酯混合浆,或加入羧***纤维素
涤纶或锦纶等合成纤维聚乙烯醇和丙烯酸类等浆料
上浆率一般为4%~15%
目的:
尽可能多地去除坯布上的浆料,纺织坯布上的浆料玷污染整工作液和阻碍染化料向纤维内部渗透
(一)浆料特性
淀粉
大多数品种含15~25%的直链淀粉和75~85%的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α-1,4-苷键
支链淀粉存在少量的1,6- 苷键和 1,4-苷键
对碱稳定,在稀碱液里膨化
对酸较不稳定,水解
氧化剂氧化

第一代:降解淀粉,化学方法(酸或氧化剂)或物理方法使淀粉大分子降解
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提高使用浓度
酸解淀粉、氧化淀粉和糊精等
纯棉织物上浆主体浆料
在涤/棉上浆中,可取代10~30%的PVA
中、高浓度上浆工艺
第二代变性淀粉--淀粉衍生物
酯化、醚化或交联反应,在羟基上引入一个基团或引入一个低分子物
减弱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