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们的民族节日秦皇岛市第一届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评比材料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我们民族的节日》教学设计秦皇岛市青龙第二实验小学李颖【教材分析】《我们民族的节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本单元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我们民族的节日》,让学生了解祖国境内生活着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引导学生认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等相待,以诚相待。本主题主要围绕着少数民族的节日展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学情分析】1、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差,以前什么事情都是由家长代理,本课注重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给每个孩子创造空间,使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2、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抓住这一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培养自理能力。3、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向自理能力强的同学学习,并在活动中培养互帮互学的意识。【设计理念】《有趣的多民族节日》这一主题的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教材以喜庆的节日为切入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明天的追求。在这节课中我与学生共同参与,采用体验、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 :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别具风格的民族艺术。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部分民族节日的风俗习惯,并挖掘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教学准备】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教师: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2、制作课件:那达慕大会视频;泼水节视频;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 谈话导入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能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吗?(生举手回答)2、师: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学生齐说:汉族)3、师:对,你们都说对了。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最好能按照时间顺序来说。生汇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师:除了汉族以外,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来临,人们就盛装打扮、载歌载舞,同学们,你们想参加这样的节日活动吗?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节日。课件出示:(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大会、三月街、佤族歌会、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引入新课: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节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